本報訊記者王鏡茹
3月29日,中國國際海運海運集裝箱(集團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集集團”)公布年度報告。2022年,中集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415.37億人民幣,同比減少13.54%;完成歸屬于母公司公司股東及其它利益持有人的純利潤32.19億人民幣,同比減少51.70%。
公司主要業務中,電力能源/化工廠及液態食品武器裝備業務流程、海洋技術業務流程營業收入提高,主要業務集裝箱制造營業收入明顯下降。
據資料顯示,中集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運集裝箱制造商,業務涵蓋海運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電力能源、化工廠、液態食品裝備等,主要業務是集裝箱制造。實際控股人為深圳集團管控集團公司、招商集團等,企業無大股東或控股股東。
中集集團稱,2022年企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明顯增加。一方面,2021年同時期全世界經濟回暖加快,全世界國際海運要求大幅上升,貨運價格也會跟著上漲,企業集裝箱制造業務流程量價齊升,拉升同時期銷售業績數量;而2022年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對海運集裝箱的需要下降,導致企業集裝箱制造業務流程銷售業績。另一方面,公司終止回收馬士基集裝箱工業生產股份需付款調解花費,該調解花費將計入今天非經常性損益。
據了解,2022年全世界集裝箱海運貿易額較2021年下降600萬TEU,同比降低3.2%。
好幾家科研機構表明,在經歷了過去幾年上漲后,集裝箱運價似已見頂。在全球經濟下行、出入口疲軟、運輸能力產能過剩等不利條件推動下,預估2023年至2024年集裝箱業務將繼續波動下跌。
國盛證券研報表明,我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現階段較2022年下邊行23%,上海市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較去年底下滑23%。匯豐銀行全球研究還在報告中指出,伴隨著現貨交易貨運價格連續下跌,海運集裝箱航運業貨運價格將于2023年年里止跌,盈利將降低80%。
除此之外,2022年中集集團停止回收荷蘭A.P.費迪南德-馬士基集團集團旗下海運集裝箱工業生產(以下簡稱“MCI”)股份,并為之付款昂貴調解費,引起金融市場強烈反響。
中集集團在公告中指出,雙方都積極主動推動項目落地。但由于經營者集中審查遭遇極大的不確定因素,造成《股權購買協議》中常合同約定的買賣前提條件不可以達到。
依據《股權購買協議》,中集集團要因此投入8500萬美金(約6.15億人民幣)的高昂調解費。
中集集團相關負責人告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有關財務風險審核的表述以公告為準?!敝屑瘓F證券事務代表何林瀅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向媒體表示,“公司流程合規管理,該決議都通過正常的決議?!?/p>
有業內人士強調,雖然針對中集集團,超6億的調解費并不是“不能承擔之痛”,但仍然給國內公司海外并購保持警惕。
對于此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對記者表示:“海外并購存在一定可變性,近年來高通芯片回收英飛凌、英偉達顯卡回收Arm等并購交易都無功而返。公司還是得提升核心技術產品研發能力,將工作端在自己手上?!?/p>
先前,中集集團曾稱,期待通過收購,把握國際海運制冷機核心技術,提高其在冷鏈物流武器裝備領域內的核心競爭力。據了解,中集集團的冷凍柜生產量雖處全球第一,但國際海運制冷機等核心裝備還需往外購置。而MCI的制冷機居行業前列,特別是在環保節能性、汽體自動控制系統、制冷劑協調能力、遠程信息處理方面具有特色優勢,恰好填補中集集團在該項的劣勢。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