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惠理財產品不斷涌現。11月以來,建信理財、中郵理財等機構宣布下調旗下多款理財產品的申購起點金額。以中郵理財“郵銀財富添頤·鴻錦最短持有1825天1號(增盈款)人民幣理財產品A類份額”為例,個人客戶對該產品的申購起點金額由1000元調整為1元。建信理財“惠眾(日申月贖)固收類產品(中旬)第1期”等多款產品更是從1元起購調整為0.01元起購。
“1分錢起購”的理財產品并非首次出現。早在2020年,光大理財就曾發行起購金額為0.01元的“陽光碧樂活1號”理財。
1元起購也好,“1分錢起購”也罷,都是理財產品增強普惠性、擴大覆蓋面的體現。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前,個人投資者至少要拿出5萬元才可以購買銀行理財。“資管新規”落地后,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起投金額降到1萬元。2019年,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成立,并陸續發行1元起購的理財產品。短短幾年內,銀行理財的投資門檻大幅降低,普惠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今年年初,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曾撰文介紹普惠理財下一步的發展方向:“要探索構建普惠理財產品服務體系,推動普惠理財與勤儉節約、積少成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健康的理財觀念,促進普惠理財走入尋常百姓家,實現居民財富保值增值、增加財產性收入?!?/p>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末,市場上存續的普惠理財產品超過1.3萬款,較年初增加3000款左右,增長顯著。相較于一般理財產品,普惠理財除投資門檻更低之外,平均費率通常也遠低于一般理財產品,其風險等級定位較低、運作風格穩健等特征,適合追求長期穩健增值的投資者。
普益標準2024年7月末監測數據顯示,普惠理財產品各個階段平均最大回撤水平均顯著低于全市場整體表現,體現了其在風險控制方面的優勢,也與其穩健運作的目標相契合。同為一二級風險水平,普惠理財產品的客戶對收益波動敏感度更高,因此理財機構在選擇底層資產時,會優先選擇那些波動性更低的固收類資產作為產品的主要投資方向,相應產品的回撤水平也更低。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理財公司下調或上調起購金額均屬市場化行為,有助于根據客戶特點細分客群并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隨著理財產品的不斷豐富,預計不同產品將根據風險等級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包括申購金額各異,以更好滿足不同客群的差異化需求。
普惠理財如何更好地落實定位、發揮優勢?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認為,要處理好低門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投資者教育的關系。因為普惠理財受眾廣,門檻低,所以客群基數大,很多客戶投資理財的經驗和意識偏弱,投教成本高,資管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還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投資者陪伴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有溫度的投資者陪伴應成為理財機構的工作重點。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