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簡稱“指引”)。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應當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必要時積極采取措施提振投資者信心,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質量。
《指引》要求上市公司運用并購重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現金分紅、投資者關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購等方式,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質量。根據“指引”的實施措施,有如下兩大重點。
1)長期破凈公司應當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計劃”;市凈率低于所在行業平均水平的長期破凈公司,應當就估值提升計劃執行情況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中進行專項說明;
2)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應當制定并公開披露市值管理制度。而相比9月的征求意見稿,此次《指引》正式將中證A500和創業板中盤200成分股也納入應當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的對象。至此,《指引》規定應當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主要指數包括中證A500、滬深300、科創50、科創100、創業板、創業板中盤200、北證50指數。其中,中證A500的成分股數量最多。
展望后市,光大證券分析,從年初國資委“全面推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到4月“新國九條”首次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再到年底證監會正式發布“指引”,開啟了A股市值管理“正名元年”。據Choice數據統計,滬深300指數、中證A500指數成分股破凈公司占比較高,截至11月15日收盤,破凈股分別達到了46只、62只。目前銀行板塊的上市公司中破凈比例超九成。
具體到A股市場,在“指引”針對性要求的“長期破凈”與“主要指數成分股”當中,銀行股都是要提升“市值管理”的重點;而一直受國資委“關照”的央國企當中,也有相當部分面臨相對于行業平均水平而言“市凈率不高”的挑戰??申P注這兩方面的“市值提升、價值回歸”的機遇。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