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汽集團的業績不太樂觀。前三季度的銷量、營收、凈利都處在下滑態勢,其中第三季度的凈利潤甚至出現了虧損,達13.96億元,創下了上市14年以來的歷史最差表現。
這背后是廣汽集團未能踩中新能源轉型機遇的無奈。
過去,在自主傳統車企中,廣汽曾是新能源轉型的排頭兵,如今卻“起了大早,趕個晚集”,整體業績因為新能源轉型的失利而遭受影響。
在此背景下,廣汽不得不加速改革步伐以挽回頹勢。
譬如,在體制改革方面,實施組織機構改革、改變對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在新車方面,接連推出埃安V、埃安RT等性價比較高的新能源車型;在智駕方面,投入自主研發費用超500億元;在出海方面,廣汽加速開拓海外市場,目前已經布局或正在布局中亞、東南亞、非洲、美洲、歐洲等多個重點國家和地區。
多管齊下的情況下,廣汽能否迎來轉機?
向自主板塊開刀
從近期的種種舉措可以看出,廣汽的改革已經進入加速階段。
10月25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對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由戰略管控向經營管控轉變,并同步實施相關組織機構改革,建立高效靈活的市場化機制和組織體系,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和經營水平。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對此解釋道,運營管控相對于戰略管控模式而言,是一種高度集權的管控模式,從戰略、經營決策到落地實施都要管控。
此外,廣汽集團總部也已于11月2日從珠江新城CBD整體搬遷至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和廣汽研究院所處的番禺汽車城。官方表示,是為了推進全要素向一線實務集中,為經營管控型管理模式提供組織保障。
廣汽相關人士表示,新機制讓一直身處后臺的工程師和設計師打破傳統的“工程師思維”,更加貼近一線市場真實需求,從源頭提升廣汽的產品力。
事實上,就體制改革方面,廣汽集團在2024年半年報中就已提到,“將深入實施全局性、深層次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提升公司組織體系和治理體系的效率,強化研產銷一體化運營,建立更為精簡高效靈活的市場化機制”。
從此次改革來看,廣汽集團將重點圍繞自主品牌展開。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因為整個中國市場的競爭主體、市場結構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作為一個汽車集團,將自主品牌拿到集團層面來運營是形勢發展的需要?!?/p>
廣汽集團方面進一步補充稱,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格局深刻變革,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已超過50%,自主品牌的發展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日益提升。廣汽集團此前對自主品牌的管理沿用戰略管控模式,隨著競爭格局的變化,戰略管控模式的劣勢逐漸凸顯,因此需要主動順應行業變革。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191.9萬輛,同比增長20.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3.8%。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廣汽管理模式的轉變主要是基于幾個方面考慮:
1、不管是銷量規模還是技術優勢能力,廣汽自主品牌由過去的戰略投入培育業務逐漸成為公司重點業務貢獻來源;
2、廣汽集團業務進入深度整合期,合資企業銷量下滑和盈利貢獻下滑凸顯,高質量增長和盈利能力提升成為公司未來發展核心方向,強化自主品牌經營管控,舉集團之力深度賦能合資企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是必然發展之道;
3、過去幾年,廣汽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也是得益于作為廣東省國企改革的榜樣和先行者,現在推進管理模式創新也是彰顯其勇于增強企業管理運營效率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也表示,戰略管控模式通常重視企業的長遠發展,優先考慮方向性規劃,但相對忽視短期效益。此次轉變為經營管控模式意味著廣汽集團將更加關注盈利能力,對持續虧損的業務將及時調整甚至剝離,以強化企業的盈利能力。
新能源改革提速
除了上述改革外,廣汽也在積極進行新能源轉型和開拓出海進程。
廣汽目前已經發布兩款全球戰略車型——第二代埃安V霸王龍和埃安RT。
其中埃安V在18萬的價位上,首次帶來搭載激光雷達的無圖NDA高階智駕。
而搭載這項技術的埃安RT的售價更是來到了15萬元。如果選擇不帶激光雷達的版本,埃安RT的售價更是低至12萬元以內。
可以說,埃安正在試圖用極具性價比的高階智駕打通銷量一環。目前,埃安V的銷量正在攀升,10月銷量超9000臺,而埃安RT的訂單也已突破4萬臺。
此外,廣汽自主品牌即將迎來較大面積的產品更新。廣汽官方透露,第三款全球戰略車型埃安AY2(內部代號)將在今年的廣州車展首發,其將會是一款入門級的電動車;昊鉑品牌將發布全新SUV車型;廣汽傳祺將在廣州車展亮相一款全新車型,在與華為合作的基礎上,明年還將有三款合作車型重磅上市。
廣汽能接連推出多款搭載高階智駕的車型,得益于多年來的智駕積累。目前,廣汽通過自研,已同時布局“多傳感融合”和“無圖純視覺”兩大技術路線。其中L2++高階智駕,已率先搭載昊鉑GT、昊鉑HT、第二代埃安V、埃安RT等多款車型上,計劃今年實現城區NDA全國開城。
針對更高級別的L3及L4自動駕駛,廣汽也在通過旗下公司或者與相關企業合作開發。
“整體來看,廣汽的智駕能力目前應該是處于第二梯隊平均水平?!鄙w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廣汽在智駕領域堅持多家供應商技術(如華為、智駕科技、Momenta等)和自主研發多條腿走路,公司也希望在過去有競爭優勢的10-20萬區間車型,通過疊加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提升產品競爭力,進而提升銷量。
此外,像固態電池、低空飛行等相關產業鏈,廣汽都在積極布局。在 2024 年廣汽科技日上,廣汽推出了全固態電池技術,按照規劃,該產品預計將于2026年在昊鉑車型搭載。
整體來看,在電氣化領域,廣汽已經圍繞EV、PHEV、HEV、REV、FCV等展開了全面的研發布局,試圖全面開花。
出海層面,廣汽正在加快布局海外市場,并在重點市場啟動本地化生產。
今年1-9月期間,廣汽已先后登陸中亞、東南亞、非洲、美洲等多個重點國家和地區。
而在近期的巴黎車展上,廣汽集團發布“歐洲市場計劃”。該計劃披露廣汽將于年內推動產品初步進入部分歐洲國家,并將于2028年實現全歐洲市場覆蓋。同時,廣汽積極推進本地化服務網絡建設,將于2025年完成歐洲中轉倉建設。至2028年,將逐步建立起覆蓋歐洲絕大部分國家市場的服務保障體系。
本地化生產方面,廣汽正在加快建設印尼工廠,預計明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廣汽集團將以“泰國+印尼”雙工廠為核心,滿足東南亞市場需求,并輻射全球其他國家。
廣汽還在籌劃在歐洲和南美洲的建廠事宜。廣汽集團國際業務高級副總裁王順勝在老撾出席東盟商業與投資峰會期間透露:“我們正在與潛在合作伙伴進行洽談,并計劃于明年或后年在歐洲和南美洲建廠。盡管歐美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征收的關稅對汽車行業產生了很大影響,但廣汽集團仍在積極推進全球擴張戰略。”王順勝表示,廣汽集團正將巴西作為其南美洲廠址的首選,但并未詳細說明廣汽集團正在考慮哪些歐洲國家。
能否絕地反擊?
廣汽近期頻頻發起的改革舉措,主要癥結還是要歸咎于下滑的業績上。
廣汽可以說是國內最早轉型新能源的車企之一,且收獲頗豐。
起初廣汽埃安是廣汽進軍新能源領域的排頭兵,2019-2023年,廣汽埃安的年銷量分別為3.35萬輛、5.95萬輛、12.28萬輛、28.9萬輛和49.94萬輛。
在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中僅落后于比亞迪和特斯拉,位列第三位。
然而,進入到2024年,廣汽埃安的增速明顯放緩,1-9月,廣汽埃安的累計銷量僅有22.67萬輛,同比下滑35.40%。而肩負品牌向上的昊鉑的銷量也遠未達到預期。
有汽車分析師認為,該企業產品大量出現在網約車市場中,導致消費者有開埃安的車型會被人誤認為“網約車司機”的顧慮。昊鉑的品牌建立也沒有抓準市場,沒有明確的標簽,設計上也有提升空間,所以很難打動用戶。
受制于廣汽埃安的銷量,廣汽自主品牌新能源的銷量也隨之出現下滑。1-9月累計銷量僅有28.24萬輛,同比跌幅高達28.30%。
除了廣汽埃安外,廣汽的自主品牌還有廣汽傳祺。不過,廣汽傳祺的局勢也不容樂觀。今年1-9月累計銷量僅有27.6萬余輛,同比下滑6.41%。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廣汽傳祺的銷量主要還是集中在MPV市場,在銷量更為廣闊的SUV和轎車市場,傳祺正面臨著傳統燃油和新能源車雙乏力的現狀。
當前,廣汽集團的合資品牌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雖然累計銷量同比下滑超過20%,但仍然占據了廣汽整體銷量的六成以上。這也是廣汽為何要圍繞自主品牌改革的原因所在。
而由于合資和自主兩大板塊的雙雙下滑,廣汽前三季度業績出現大幅下滑。
銷量層面,今年前三季度,廣汽集團累計銷量為133.5萬輛,同比下滑25.59%。
按照廣汽設想的2024年將實現銷量增長10%的目標來看,即275.55萬輛。這意味著,前三季度廣汽僅完成年度銷量目標不足一半。
業績層面,廣汽集團前三季度營收740.4億元,同比下降24.18%;歸母凈利潤1.2億元,同比下降97.34%,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廣汽集團的盈利甚至出現了虧損,其凈虧損達18.7億元,同比下降146.49%
不過,通過推新車、開拓出海市場等布局,廣汽還是有所斬獲。
上文提到,第二代埃安V霸王龍已連續兩個月單月銷量超過9000臺,埃安RT訂單也已突破4萬臺。
出海方面,廣汽集團前三季累計出口汽車達9.5萬輛,同比增長112.0%。整體銷量方面,廣汽三季度汽車銷量約47.43萬輛,較第二季度環比增長約4%,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環比增長。
整體來看,隨著廣汽加快改革步伐,其頹靡的銷量也終于能夠看到一絲曙光,不過最終成效仍尚需時日驗證。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