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瀟瀟 編輯 周亮
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數字銀行,以創新的數字化模式讓金融服務更為觸手可及。近日,微眾銀行黨委委員、監事長萬軍在接受上海證券報編輯專訪時表示,微眾銀行以金融科技為核心驅動力,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平等地獲得金融服務。
打造核心驅動力
上海證券報: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金融的助力。微眾銀行有著怎樣的特色?
萬軍:微眾銀行打造數字化小微金融服務特色模式,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微眾銀行基于發展業務的核心驅動力——金融科技能力,利用以“數字化大數據風控、數字化精準觸達、數字化企業服務”為主的特色優勢,破解了銀行業對抵質押物或線下信貸人員的依賴,解決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得以平等地獲得金融服務的同時,在銀行端實現成本可負擔、風險可控制、商業可持續。
微眾銀行在業內首創線上化、無抵押對公流動資金貸款產品——微業貸,打通了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微眾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8.73%,占各項貸款比重超45%,普惠型小微貸款當年發放利率比上年下降0.03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微業貸客戶中民營企業占比近100%,年營收在1000萬元以內的客戶比例超70%,微業貸的批發零售業、制造業、建筑業貸款余額占比超75%。
上海證券報:在科技金融方面,微眾銀行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萬軍:微眾銀行自成立以來即專注服務中小微企業和普通大眾,依托數字科技的特色優勢,深入探索踐行普惠、服務實體的新模式、新方法,與金融業“五篇大文章”的內在要求高度契合,取得了積極的實踐成果。
微眾銀行科技金融的放貸規模及增速均取得積極成效,客戶數量持續穩定增長。截至2023年12月末,微眾銀行科技金融在全國20個省份的200多個地級市開展業務。
未來,微眾銀行科技金融將為初創期科創企業提供靈活高效的交易結算及企業經營管理服務,發揮數據優勢能力預判并靠前服務更多潛力企業。面向成長期科創企業,依托數字化信貸的既有領先優勢,持續豐富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實現一對一定制服務對接;面向成熟期科創企業,為其提供場景數字金融解決方案,提供更多定制化、多樣性的產品體系,帶來更多高價值的特有權益及生態連接。
筑牢風控生命線
上海證券報: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業的一個永恒話題。微眾銀行在風險防控方面有著怎樣的探索和實踐?
萬軍:在業務創新的同時,微眾銀行保持了較高的資產質量,并且穩健運行。在這背后,是微眾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的突破性創新。
微眾銀行積極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前沿科技,打造數字化風控體系。以微業貸為例,微眾銀行建立了圍繞企業與企業主的雙維度、全流程數字化風控體系,運用數據和模型來判斷小微企業風險,不依靠抵押物;并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導向,基于小微企業各類微觀表現數據,從行業、區域、客群等維度進行資產組合管理,通過風險收益的綜合分析,確定信貸管理政策并指導應用于業務,主動引導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提高組合分散性,有效降低風險集中度。
微眾銀行還應用項目制“鐵三角”來取得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的平衡。所謂項目制“鐵三角”,即任何一個項目都需要前臺業務經理、中臺風險經理和后臺IT工程師,共同完成盡調、立項和上線、經營全過程。這種機制下,在保持風險評估、審查獨立的前提下,執行效率會極大提高,項目從提案到上線的時間不斷縮短。
接下來,微眾銀行會緊跟內外部變化,增強前瞻研判,多措并舉做好風險防范與管控,為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夯實基礎。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