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經理應努力管理風險預期、平穩凈值波動、優化客戶體驗,以保持資產管理行業的特點和優勢,提高投資者的收益感
◎記者 馬嘉悅
根據私募股權網絡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5月26日,自5月以來,私募股權新產品數量不到500個,是近三年來最少的。私募股權人士透露,發行困難主要是主觀的多頭策略產品。
私募股權發行市場不能簡單地歸咎于市場疲軟,更重要的原因是私募股權機構遭遇了信任危機:在投資者看來,如果私募股權沒有絕對的收入優勢,為什么要收取高利率?主觀策略產品性能的嚴重差異實際上增加了選擇成本嗎?私募股權投資的門檻很高,為什么不更注重控制產品凈值的回落呢?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未來私募股權經理應努力管理風險預期、平穩凈值波動、優化客戶體驗,以保持資產管理行業的特點和優勢,提高投資者的收益感。
“去渠道溝通不被罵是好事”
自5月以來,私募股權發行市場一直處于“寒意陣陣”。
根據私募股權網絡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5月26日,自5月以來,新備案的私募股權證券投資基金數量僅為476只。今年前四個月,私募股權證券投資基金數量分別為2265只、1818只、2729只和2693只,5月份發行慘淡。
從戰略角度來看,主觀多頭產品的發行比量化產品更困難。據統計,自5月份以來,主觀多頭戰略只有173種新備案產品,占不到40%。
“現在別說發行新產品了。去渠道溝通不被罵就好了?!鄙虾R晃凰侥脊蓹嗳耸客嘎叮衲暌詠?,行業輪動加快,市場波動明顯加劇,主觀多頭戰略業績普遍承壓。去年,許多主觀多頭戰略私募股權未能實現正回報。此外,今年業績不佳,大多數投資者和渠道對主觀私募股權越來越不滿。
一位明星私募股權市場人士也坦言:“雖然公司今年業績不錯,凈值漲幅超過5%,但還是賣不出去,到處跑路演,最后籌款規模只有幾千萬?,F在一些主觀私募股權的銷售已經不出差了,直接‘平躺’,因為再努力也籌不到錢,一些銀行渠道也不會增加主觀私募股權的白名單?!?/P>
投資者不再相信主觀私募產品?
主觀私募股權基金發行慘淡的背后,不僅反映了市場疲軟,也反映了投資者信任危機的日益出現。
“曾經暢銷的主觀多頭策略私募股權已經兩年多沒有賺錢了,甚至給投資者損失了錢。渠道和投資者不再相信主觀私募股權。此外,許多私募股權未能超過公開發行的平均收入水平,但也要收取高昂的管理費,這也引起了投資者的強烈不滿。”一位私募股權高級人士嘆了口氣。
根據第三方平臺數據,2020年和2021年暢銷明星私募產品近年來表現不佳。例如,2021年,融資火爆,成為百億級私募的沖積資產。截至5月19日,其多款產品去年回撤20%以上,今年下跌2%以上,凈值已跌破0.8元。與此同時,石峰資產、正心谷、和諧匯一等前發行市場的“寵兒”自2021年以來均表現慘淡。
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優勢。
據銀河證券統計,2019年至2021年,混合偏股基金年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7.83%、59.57%和10.11%,同期主觀多頭策略私募的年平均收益率分別為30.36%、36.12%和13.18%,在市場主線清晰的三年里,私募只“險勝一局”。而且在震蕩調整市場中,私募的絕對收益優勢也很弱。據招商證券統計,2022年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8.7%,而主觀多頭策略私募平均收益率為-14.89%,沖積資產、西泰投資、盤京投資等知名百億私募產品回撤超過20%。
“在2019年和2020年的結構性市場中,許多私募股權依靠公開發行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他們依賴于高頭寸和高集中度的游戲,未能在2022年顯示出明顯的抗跌能力。但長期以來,私募宣傳絕對收益優勢,收取“2%管理費+20%業績報酬”,遠高于公募主動股權基金0.8%至1.5%的費率。近年來,投資者自然質疑業績損失。上海一位私募研究員說。
此外,一些渠道人士透露,今年以來投資者青睞量化產品的主要原因是主觀多頭策略的選擇成本較高。據統計,截至5月26日,今年以來,主觀多頭策略私募股權的正回報率僅為51.3%,而量化多頭策略私募股權的正回報率高達80.82%。
絕對收益優勢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無論是與公開發行還是定量私募股權相比,主觀私募股權似乎都沒有優勢。如何反映其存在的價值已成為這類私募股權迫切需要解決的話題。
許多業內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穩定的絕對回報是主觀私募股權的基礎,私募股權機構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逐步消除投資者的信任危機。
首先,注意預期管理,充分揭示投資者的風險。明盛東城私募股權認為,主觀私募股權業績差異是由于投資方法的差異,不同的能力圈或投資風格經理適應不同的市場階段,私募股權可以選擇專注于特定行業,“小而美”機構,但在外部推廣應充分提示其戰略擅長行業或風格,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
其次,充分發揮私募股權靈活性的特點,探索利用多元化工具平滑凈值波動。金樟投資研究總監傅饒表示,主觀私募股權在股票選擇和交易中更加自由靈活,資產、戰略配置范圍也非常廣,如可轉換債券、固定增長、大宗交易等,經理可以利用這些優勢幫助實現穩定的回報,或布局多元化的策略,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據報道,自去年以來,和諧匯義、瑞軍資產、仁橋投資、東方港等100多億私募股權嘗試了雪球、安全氣囊等衍生品工具,為投資組合增加了緩沖空間。與此同時,寧泉資產、少數投資等主觀私募股權也探索了積極和定量相結合的投資方法。
第三,謹慎對待產品發行的時間點和規模,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昂妙^發不容易做,好頭發不容易做”的現象同時存在于公共和私募股權領域。然而,以絕對收益為標簽的私募股權應在高市場保持克制,以避免投資者因高入場導致基礎體驗差。
最后,采取各種措施優化客戶持有體驗。私募股權網絡財富管理合伙人王普秀認為,私募股權可以設定適當的績效基準,經理的績效超過基準;在頻率方面,私募股權可以通過投資者贖回一次性提取績效報酬來提高投資者的收益感。此外,私募股權必須真誠地與投資者溝通,以減少和消除投資者的焦慮。
據悉,目前鶴溪投資產品不收取任何認購贖回費,業績報酬僅在客戶贖回時計提收入部分。幾家100億級私募股權公司也向記者透露,近年來,年度業績報酬計提頻率降低,對投資者收取更公平的費用。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