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正懿 徐銳
“市值管理”合作協議指向上市三年多的華僑銀行股份。根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掌握的一份資料,華僑銀行股份的實際控制人郭倍華去年與乙方(即私募股權機構)提供市值管理服務的私募股權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并約定了“合作股份”轉讓模式和轉讓數量、超額收益分配等詳細條款。
“當時公司上市三年,實際控制人股份面臨解禁,有減持股份的想法。2022年下半年,經過多次協商,雙方簽訂了相關市值管理協議。由于種種原因,協議沒有實施?!敝槿耸扛嬖V記者。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志斌告訴記者:“從合作協議的相關規定來看,沒有明顯的違法行為。但如果甲方的主體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則不符合監管部門的要求?!薄?/P>
據調查,中國證監會認定合規市值管理的“三個原則”之一是,市值管理的主體必須是上市公司或其他依法允許的主體。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等主體除法律、法規明確授權外,不得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管理。
對此,記者向華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瑞希求證。起初,她驚訝地說:“我在這里沒有聽說過這種情況”。后來,她多次反饋說,這仍在內部驗證調查中:“目前無法對這種情況做出具體判斷?!?/P>
合作協議涉及“市值管理”
在記者獲得的相關合作協議中,甲方為郭倍華,并有手寫身份證號碼和詳細住所。協議稱,鑒于甲方是華僑銀行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乙方在資本市場具有豐富的市場價值管理經驗。經友好協商,甲方委托乙方為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管理提供各種咨詢服務。
在具體合作模式方面,甲方將按合同分期將“合作股”轉讓給甲方指定信托機構設立的信托產品。其中,“合作股”中的4090萬股以不超過13元/股的價格分期轉讓給甲方指定方;第二部分,2045萬股以不超過18元/股的價格轉讓給甲方指定方。
也就是說,上述轉讓6135萬股的股份將成為“合作股”的來源。合作期限為自合作股份轉讓至信托產品之日起24個月。
在收入分配方面,雙方同意,當股價達到20元以上時,乙方或指定第三方有權建議甲方出售第一部分“合作股”,平均出售價格不低于20元;當股價達到30元以上時,乙方或指定第三方有權建議甲方出售第二部分“合作股”,平均出售價格不低于30元。雙方同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平均價格分別為13元/股和18元/股,高出部分為超額收益,超額收益分配50%。
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近年來華僑銀行股價持續低迷,2022年4月股價一度跌破10元。
“這是一種常見的市場價值管理合作模式。”浙江一位私募股權人士表示,交易員需要部分股票作為市場價值運營的籌碼,通常使用信托和其他背心賬戶。雙方還將設定目標價格和基本平均價格,以確保超額回報份額?!毕胂肟矗瑸槭裁匆压善鞭D讓給第三方(即甲方的指定方)?如何實現目標價格?有很多文章?!?/P>
私募股權人士進一步表示,股票轉讓給指定的第三方的原因是,在類似的市值管理案例之前,有一種情況,股票仍在大股東,股價上漲大股東不承認,不按原計劃減少股份,導致私募股權機構損失很大。”私募股權機構害怕,只是明確了規則,否則就不會這樣做?!?/P>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對于上述“市場價值管理”問題,雙方團隊進行了面試和聯系,并在去年下半年達成協議并簽署了合同。由于各種原因,他們沒有履行合同。
三年之“癢”?
雖然上述“市值管理”協議尚未實施,但華僑銀行股份實際控制人的資本運作沖動顯而易見。
“如果沒有額外的鎖定承諾,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持有的股份鎖定期一般為3年。一旦股份被解除,紙面財富就有可能成為真金白銀。一些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資本運作沖動往往在此時窗口迅速升溫。”一位接受采訪的證券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主營環境衛生管理業務的華僑銀行股份于2020年1月6日上市,最新市值近50億元。
僑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實際控制人是郭倍華、韓丹、劉少云家族。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郭倍華持有37.71%股份,女兒韓丹直接持有0.74%股份,女婿劉少云直接持有28.84%股份。此外,劉少云是鹽城龍鑫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龍鑫企業”)的執行合伙人,龍鑫企業持股比例為6.66%。根據合并計算,郭倍華家族實際控制的股份比例接近74%。目前,僑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為劉少云,郭倍華為董事。
上述證券公司人士強調:“相對而言,持股比例較高的家族企業更愿意減持?!?。
從財務狀況來看,2020年上市當年華僑銀行股份凈利潤3.76億元,同比突然增長186%;2021年凈利潤下降32%,利潤下降2.55億元;2022年凈利潤回升至3.1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負債總額持續上升,應收賬款和應收賬款也比上市前激增。截至2022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68.85%。
另一項資本運營事項是,2022年10月25日,華僑銀行披露了固定增長計劃,擬籌集不超過12億元用于“城市管家”設備集中配置中心項目建設等項目。目前,固定增長項目正在推進中。
減持的帷幕已經拉開。今年4月28日,龍鑫企業披露了股份減持預測,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結合減持不超過543.94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33%)。
市值管理的真實性
據記者調查,近五年來,a股上市公司從未披露過簽署“市值管理”協議的相關公告。令人難忘的是,2021年5月,私募股權投資者葉飛“披露”了許多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內幕消息,引起了市場熱烈討論和監管機構的干預。
“市場價值管理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合法合規的市場價值管理是一種或多種專業服務手段的綜合組合,如財稅法商金融管理咨詢資本的運作,發現、整合、改進和呈現上市公司的價值,從而反映其二級市場的股價。上海中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鐘健律師表示,偽市值管理并非如此。其本質是利用信息優勢和資本優勢,以市值管理的名義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和非法證券咨詢?!芭袛嘞嚓P交易安排是否屬于偽市值管理,關鍵在于具體上市公司的股價和相關賬戶交易是否存在重大異常?!?/P>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志斌告訴記者:“如果市場價值管理協議約定了非法經營模式,或者協議約定的目標價格與公司的真實價值嚴重脫節,那么協議雙方對市場價值管理協議的真實目的表示懷疑?!?/P>
偽市值管理一直是監管部門的重點。2021年9月,中國證監會上市部相關負責人提醒,要正確把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合法邊界,嚴格遵守“三條紅線”和“三條原則”。
“三條紅線”:一是嚴禁操縱上市公司信息;二是嚴禁內幕交易或操縱股價;三是嚴禁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和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叭椩瓌t”:一是主體合格,市場價值管理的主體必須是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依法許可的主體??毓晒蓶|、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等主體除法律法規明確授權外,不得以自己的名義進行市場價值管理;二是賬戶實名,直接證券交易賬戶必須是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主體的實名賬戶;三是充分披露,信息必須按照現行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不得控制信息,不得有抽屜協議。
王志斌說:“根據中國證監會的口徑,以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主體實施市場價值管理,涉嫌違規,可能存在信息披露問題?!?。
浙江私募股權人士告訴記者:“私募股權圈從事市場價值管理業務的原因有很多??赡苁菍嶋H控制人改變了主意,公司有其他資本運營安排,或與其他機構達成業務合作?!?。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