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銀發經濟逐漸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市場。退休群體的消費需求日益多樣化,他們更渴望豐富的社交生活和高質量的休閑娛樂體驗。共比鄰,這家專注于中老年退休群體聚會旅游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
“人均100出頭,在共比鄰寶山萬達一日聚,2頓正餐+棋牌+KTV,還贈送美拍服務”。這是典型的“共比鄰”一站式旅游聚會套餐模式,對于退休以后想和老朋友們找個地方聚會的人群來說,不僅性價比高而且也方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不少人就跟著“共比鄰”去吃喝玩樂了,結果紛紛成為了回頭客,進而推動了“五星豪華游輪帶您游三峽+網紅城市重慶,全程無縫貼心服務”、"霞浦行攝"等深度長線旅游產品在共比鄰平臺的持續火爆銷售。
這家垂直面向中老年退休群體聚會旅游的“新生”企業,在過去的兩年中,旅游、聚會線下服務超過了100萬客戶,瞄準銀發經濟的旅游賽道,靠著深挖退休人群“社交聚會”的剛需,共比鄰通過一站式的聚會旅游套餐,滿足了退休群體不僅希望能夠享受高質量的旅游服務,更渴望在旅行中找到志同道合朋友的需求,迅速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日前記者和共比鄰創始人康嘉,在綠洲中環中心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訪談,從創業歷程、商業模式、服務理念以及發展愿景,了解共比鄰在銀發經濟中的獨特價值。
作為“餓了么”的聯合創始人,康嘉為何選擇銀發旅游賽道再次創業?“餓了么”是他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參與的創業項目,和室友張旭豪一起在上海交大研究生階段開始了外賣創業,這個創業旅程持續了10多年,最初僅服務于大學周邊,后來擴展到CBD寫字樓和社區,伴著中國互聯網o2o行業的發展,從上海擴展到了全國。隨著外賣市場的逐漸成熟和激烈競爭,2018年,餓了么最終以655億人民幣被阿里巴巴收購。此后,康嘉繼續在阿里工作了兩年,直到2020年決定離開。
康嘉說自己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也就是在離開阿里后那段稍微“空閑”的日子里,他觀察父母退休后的生活,發現中老年人對社交、聚會和旅行的渴望是普遍存在的。這種觀察啟發了康嘉再次創業,在考察了多個領域以后,發現在銀發經濟領域中老年人旅游市場的規模將日趨龐大。根據估算,全國中老年旅游市場可能達到約15,000億元規模,其中聚會市場約占4000-5000億規模。主要市場集中在一到三線城市,而上海這樣的城市在全國市場中占比可能不到1/10。
可以說,共比鄰的創業理念是基于康嘉對產業趨勢和父母狀況的深刻觀察,專注于服務退休群體的聚會旅游需求,致力于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
記者問:為什么起名共比鄰?在旅游行業中有什么個性?
康嘉答: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共”這個字代表共同體驗。共比鄰這個名字背后隱藏著與社交有關的含義,暗示著旅行活動本質上是有社交需求的。在共比鄰的服務中,將旅行品類定義為“聚會領域”,強調了社交需求的重要性。
在選擇創業賽道的調研考察中發現,旅游行業大多數OTA(在線旅行社)的主要品類是機票和酒店,這些屬于標準化產品。而共比鄰專注于服務,特別針對中老年人群體的特殊需求,通過提供優質服務來滿足退休人群的需求,好的供給VS匱乏的市場,就意味著創業機會。
許多旅行社實際上并不擁有自己的產品,而是通過層層分銷的方式來銷售產品,導致利潤遞減,購物團橫行。共比鄰意識到這一問題,并將之視為機會,通過構建自身的產品設計和服務能力,改變了這種結構。公司建立了自己的POI庫,每個景點和供應商都有詳細的信息,以便全程把控產品質量,共比鄰通過線上小管家和線下志愿者全程陪伴和把控產品,確保服務到位。
隨著中國的酒店和餐飲供給逐漸增加,導致在非節假日時期出現空置,共比鄰看到了一個結構性的機會,通過填補這些空間,吸引中老年人群體,提供更多的消費時段。這種和酒店餐飲長期的合作模式可以提高運行效率,使整個行業更加健康。
記者問:共比鄰打造了怎樣的產品?
康嘉答:共比鄰的業務主要聚焦在一日聚、聚會酒店和長線游這三個板塊。這三個板塊在用戶受歡迎程度上并沒有明顯的區別,因為它們都涉及到娛樂和旅游場景的不同階段,滿足了用戶不同的需求。
在這三個板塊中,共比鄰最初主打的產品是一日聚,因為聚會旅游更接近本地生活,包括吃飯和娛樂的特點是高頻,更有利于獲客,類似于餓了么對本地生活的服務。因此,共比鄰從高頻的聚會入手,希望通過提供聚會旅游服務來滿足用戶需求。
創業者需要將各種需求元素進行排列組合,打包成產品。通過MVP(最小可行產品)的驗證,不斷迭代產品。首先推出一個產品,看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迭代,客戶不滿意的時候就需要創新,舉例來說,共比鄰的一日聚會系列店面最初合作的店鋪并非一站式服務,可能分布在不同地方,導致消費體驗不佳。因此,共比鄰考慮提供一站式服務,將各種元素組合在一起,使消費者可以在一個地方解決各種需求。
開拓合作伙伴和提供產品的過程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比如合作的酒店、飯店和棋牌室等。開拓這些合作伙伴可能是一個耗時耗力的過程,但共比鄰提供的是經過整合的產品和服務,滿足退休用戶群體不同場景的需求,并使用AI提升供應鏈和服務的效率。
記者問:共比鄰創立至今有多少用戶呢?
康嘉答:從2022年起,共比鄰開發了一個名為“音畫”的APP,類似于一個線上聚會平臺,已經累積了400多萬用戶,日活躍用戶達到10萬左右,并且開始盈利。線上聚會“音畫”APP成為共比鄰重要的用戶獲取渠道之一。
同時,共比鄰以內容驅動獲客,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在抖音、視頻號等平臺生產內容來吸引用戶。共比鄰還通過線下聚會場所和退休人群聚集場景等方式進行精準獲客。此外,口碑傳播對于各個獲客渠道都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和信任。
過去的3年時間里,共比鄰已經在線下的聚會、旅游場景服務退休群體百萬人次。
記者問:共比鄰靠什么實現迅速發展?
康嘉答:共比鄰在短時間內取得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是采取了線上到線下(o2o)的運營模式。通過互聯網改造線下效率,實現信息無縫對接,形成完整的閉環。
關于推廣和客戶積累,共比鄰采取了一系列精準的推廣方法,如視頻內容的分享和朋友圈傳播,使得客戶快速關注并購買產品。公司不斷優化推廣渠道和內容,吸引更多客戶關注并參與活動,實現了客戶群體的快速積累。
在社交媒體傳播方面,共比鄰利用視頻號等平臺進行內容傳播和服務推廣。社交媒體在中老年群體中具有較大影響力,他們可能通過社交媒體了解共比鄰的服務,在微信中進行咨詢、下單和服務反饋,微信生態系統形成一個完整服務鏈條閉環,方便中老年用戶使用。
在共比鄰的小程序中,用戶的選擇豐富,近百家遍布上海城區的一日聚產品,上千種周邊酒店、農家樂產品以及全國所有熱門目的地的跟團游線路,小程序具有強大的搜索功能,用戶可以根據價格或目的地進行搜索,AI也會根據用戶需求推薦產品。通過AI技術在系統中發揮作用,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指令實現操作,UI設計考慮到了中老年用戶的需求 ,按鈕設計較大,這種簡單的界面和操作方式使得退休人群可以更輕松地使用產品。
隨著技術的發展,整個供應鏈和服務過程中的AI應用將會得到提升,AI的能力可以滿足許多非標準和非結構化的場景,這對于服務行業尤為重要。相信在AI革命的推動下,共比鄰這樣的服務行業也將受益并得到提升。
記者問:共比鄰是技術驅動還是服務驅動?
康嘉答:共比鄰的發展得益于技術驅動和服務導向的發展策略。一方面,技術運用提高了運營效率,面向大眾市場,只有規模化才能保證性價比。另一方面,依靠服務驅動,在中國文旅領域,服務品牌相對較少,而中老年人群體更需要服務。共比鄰強調服務主張,通過全程陪伴等服務方式滿足用戶需求,建立品牌形象。
共比鄰的服務主要由小管家團隊和志愿者團隊提供支持。30人小管家團隊,借助AI技術支持,為幾十萬用戶提供服務。而400多人的志愿者團隊,雖然不是簽約員工,但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團隊出游時參與、陪伴用戶,在旅途中承擔一定責任,關注供應商服務質量,處理各種狀況,幫助共比鄰設計產品提供建議。
在過去的幾年中,共比鄰花了很多時間去深入了解退休群體,發現這個群體對于性價比和信任的門檻都比較高,通過提供價格合理的產品、薄利多銷的策略以及高效的運營系統,在滿足中老年需求的同時,保證了產品的利潤空間。通過了解客戶需求,清晰地傳達規則和服務細節,以及不斷改進客服團隊的工作,提升產品質量。在互聯網公司中,信息的透明性使得客戶反饋更加及時和準確。公司通過AI技術對用戶反饋進行實時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
記者問:共比鄰的發展愿景如何?
康嘉答:共比鄰2021年創立,2023年業務系統化運營,目前已經逐漸實現盈利,這表明共比鄰的運營模式和產品策略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回報。通過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成功地建立中老年 群體的信任,實現盈利并保持良好的現金流。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要取勝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到極致,展現出獨特的能力和優勢。共比鄰團隊認為,長鏈條的o2o運營能力和AI應用的工程化能力幫助公司保持優勢,與其他競爭對手區分開來。
當前經濟環境是挑戰也是機遇,消費市場的變化可能會為公司提供更多發展空間,技術的發展也將帶來新的解決方案。在未來,公司會考慮融資上市等計劃。
“極致激情,好奇創新,坦誠擔當”共比鄰團隊計劃從上海出發,輻射長三角地區,逐步擴張到全國各地,成為銀發經濟領域的第一大入口級平臺,在AI應用方面引領行業發展,把服務退休人群的中國模式推廣到全球,成為銀發經濟領域的標志性企業。
(晨報記者 王治明)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