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9月21日——享譽全球的房地產服務和咨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今日發布研究報告《中國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的一系列改善措施》。該報告深入洞察中國當前和未來的快遞配送市場,提出在最后一公里配送設施、訂單跟蹤、配送和收貨點等可以進一步改進的領域。
近年來,全球和中國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物流行業增長強勁,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的增長是最后一公里物流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2022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3.8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此前一年增長19.6%。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戴德梁行研究部
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的快遞業務也在發展。2022年,中國快遞行業的業務規模達到了歷史新高,遞送業務量達到1,105.8億件,同比增長2.1%,而前一年的增長率29.9%。
鑒于中國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的增長,中國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物流需要不斷尋找進一步改進的方法,從而跟上時代的步伐,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體驗。很多方法可以改進,但最后一公里配送需要關注的四個關鍵領域涵蓋:
配送設施
訂單跟蹤
配送
收貨點
配送設施改進
如今,最后一公里配送設施需要高效運行,盡可能減少故障。為進一步改進中國最后一公里配送設施,下一步工作將是實現自動化。
最后一公里配送設施自動化主要涉及兩個要素:
協助最后一公里配送設施工人的自動化——利用機器人/機器;
執行重復性工作的自動化——利用專用軟件。
訂單跟蹤改進
中國的訂單跟蹤服務正在不斷完善。近年來,那些使用最新技術的配送企業也取得了不少明顯的更新進步,包括:
訂單跟蹤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確保了貨物按時送達;
實時查看成為常態;
提高司機的送貨效率;
客戶的收貨體驗感提升;
交貨過程正在降本增效。
配送改進
如今,卡車、貨車和摩托車主要用于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人們越來越關注綠色運輸的可持續性及其運用,并且重視其成本、配送速度和效率,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的物流業正在考慮各種配送模式的選擇,包括:
無人配送車;
配送機器人;
配送無人機;
無人駕駛飛機。
收貨點改進
當收貨客戶不在收貨點接收包裹時,最后一公里遞送對在指定家庭或公司地址向客戶遞送包裹的企業來說可能是非常沉重的負擔。這可能導致送貨企業在成功送貨之前多次嘗試送貨,通常會導致送貨企業的燃料和勞動力成本額外增加。有兩種方法可以確保每次都能完成配送:
采用智能指定上下車點系統;
采用智能自助儲物柜系統。
戴德梁行中國區產業地產部主管、董事總經理蘇智淵指出:“中國最后一公里配送重要性的提升和增長對整個行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積極因素,但成本仍不可避免。中國智能物流市場的發展提高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效率和執行力。事實上,中國物流市場的總體實力、整體發展水平,特別是數字技術的應用,也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標桿效應?!?/p>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研究內容主管、華東區研究部主管Shaun Brodie表示:“展望未來,中國最后一公里配送物流市場需要持續考慮其市場特征、當地消費者心態和其他因素,將技術有效應用于商業場景以降低成本,同時幫助當地市場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最后一公里物流和配送解決方案?!?/p>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