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個月,全國新增減稅、減稅、減稅4689億元
有效減輕經營主體負擔 私營經濟受益最大
◎記者 李苑
榮海樓,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會計司司長,2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前4個月,全國新增減稅、減稅、減稅、減稅4689億元。其中,兩批繼續優化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增加3083億元,增值稅減免、退稅等其他政策增加1606億元,有效減輕了經營者的負擔。
根據政策,月銷售額不足10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新增減稅1038億元,惠及2211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從3%降至1%,新增減稅400億元,惠及483萬納稅人;繼續實施分階段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政策,新增減稅521億元,惠及1434萬納稅人;小微企業新減稅473億元,惠及412萬納稅人;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新減稅290億元,惠及166萬汽車買家。
從經濟類型來看,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減稅、減稅超過3393億元,占70%以上,受益最大。在民營經濟的各個行業中,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占最大比例,累計減稅減費1629億元,占48%。在各類民營經濟主體中,小微企業優惠力度最大,新增減稅、減費、減稅1958億元,占57.7%。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稅務檢查部門依法查處了3.16萬名非法納稅人,挽回了528億元的各種稅收損失,有效規范了稅收經濟秩序。
國家稅務總局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云表示,國家稅務總局以高風險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為重點,依法堅決打擊各類逃稅欺詐行為,擴大和升級多部門規范化,打擊虛假稅務欺詐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稅務相關案件調查的整體效率。
據報道,今年,稅務機關對“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嚴重違法行為進行了嚴厲的調查和打擊,并沒有放松。2023年1月至4月,全國對虛假發票140.6萬份進行了調查檢查,挽回了37.35億元的出口退稅損失。
同時,稅務機關重點關注高風險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重點領域和重點人員,充分利用稅務大數據進行風險分析和準確選擇,重點查處若干重大案件。自2023年以來,稅務機關組織對部分利用研發費用加扣除逃稅的企業進行調查處罰。同時,重點關注醫藥、農產品等虛假高發行業,推動虛假案件來源890戶,依法調查處理協助納稅人逃稅的非法中介機構。
“稅務機關與公安、檢察機關、海關、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管理部門密切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跨區域、跨部門的數據共享,共同研究和判斷犯罪團伙,實施準確打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聯合打擊機制下部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促進構建從行政執法到刑事司法的新局面?!秉S云說。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