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安宇飛
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已逐漸成為像水電一樣必不可少的資源。
2021年5月24日,在《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中,“東數西算”工程被首次提出。如今,“東數西算”提出滿兩年,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發展情況如何?
在全國數字經濟最為發達、算力需求量最大的廣東,記者來到了它的算力樞紐節點城市韶關,看到了一座座數據中心大樓拔地而起,成為韶關經濟的全新支柱。
今年5月,中國電信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在韶關湞江產業園開工。該項目計劃投資32億元,新建4棟數據中心、2棟動力中心、1棟算力交易中心和1棟設備房,總建筑面積約9.5萬平方米。
這只是韶關建設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集群的冰山一角。韶關市高新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韶關市已與四大運營商、聯想、中電鷹碩(深圳)智慧互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鷹碩”)等12家企業簽訂投資協議,總投資近400億元。
對韶關而言,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絕不僅是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彈藥”這么簡單。這個未來的千億級產業,更多承載的是韶關這個百年工業之城產業轉型升級的希望。
種下千億級的“算力之梅”
萬株梅樹,在每年初春之時傲然盛開,梅花如白雪一般覆蓋山野,形成了韶關天子嶺莞韶園“雙塘印雪”的獨特風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片風景區中有的不只是萬樹梅花,更布局著被韶關視作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產業:中電鷹碩的華南數谷數據中心就坐落在“雙塘印雪”風景區。
“把一個大的投資項目放到風景區里,還是需要勇氣的?!甭皆谇嗌骄G水環繞的數據中心園區里,中電鷹碩相關項目負責人彭暉向記者說,“我們這個項目是2019年簽約的,可以說是在那個時候,韶關就已經意識到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并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p>
據了解,中電鷹碩是中國電子旗下專注于大數據中心建設運營、全民數字教育基礎建設的企業。官網顯示,中國電子目前擁有19家上市公司,687家成員企業,總資產近4000億元。
2021年,中國電子總部從北京遷往深圳。華南數谷大數據中心是其南遷后的重點項目,將打造為國內首家信創大數據中心。
上述負責人介紹,華南數谷鷹碩大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23.6億元,包括3棟數據中心、1棟大數據研發樓,建設用地4.18萬平方米,目前已與華為、中國電子達成全面合作。
顧名思義,算力就是計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算力中心和數據中心往往說的是一回事,比如中電鷹碩華南數谷數據中心在建成之后,既可以提供存儲數據的空間,也可以提供算力來處理數據。
“簡單來說,算力就相當于廚房的電飯鍋,是做飯的設備,而數據就是鍋里的米,我也稱之為算料,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就像做飯,都需要有鍋有米?!鄙钲谑腥A傲數據技術有限公司CEO、工信部新興產業百人會成員賈西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數據中心的機柜目前正成為算力時代的“印鈔機”,像百度、阿里、華為的AI大模型的計算都需要在數據中心完成。
“我們在這里有三棟數據中心,每棟預計有6KW機柜4000架,總共有1.2萬架。換算成2.5KW的標準機柜的話就是3萬架。三棟數據中心大樓已經在去年年底全部竣工,像這一棟預計會在今年年底啟動安裝。” 彭暉指著一棟數據中心大樓向記者表示。
除了中電鷹碩外,中國電信等運營商也紛紛布局韶關。5月6日,中國電信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數據中心一期項目開工。中國電信韶關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項目預計9月份完成主體結構封頂,2024年二季度投產?!?/p>
據介紹,上述項目定位為集團和省級通信網絡樞紐,部署建設天翼云華南算力樞紐節點,將為大灣區乃至華南地區的政務服務、相關行業客戶提供上云用云以及算力運營、管理、調度等服務。
韶關市高新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韶關已經和四大運營商、萬國數據、聯想、云下科技、中聯云港數據科技、上海德衡數據科技、首都在線、中瀚云科技、中電鷹碩等12家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合計建設規模為36.1萬個標準機架,總投資395億元(不含服務器),服務器購置投資超2000億元。
對韶關來說,這些投資協議的簽訂就像種下了一棵棵“算力之梅”,待到項目投產的“春天”來臨,就將百花盛開,為韶關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色彩。
韶關緣何成為算力樞紐
那么,為何這些企業會紛紛在韶關布局算力中心和數據中心?也跟韶關在“東數西算”工程中的定位有關。
2021年5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布局全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啟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構建國家算力網絡體系。
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曾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規劃建設韶關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據了解,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將承接廣州、深圳等地實時性算力需求,引導溫冷業務向西部遷移,構建輻射華南乃至全國的實時性算力中心。
而上述企業選擇韶關的理由,其實和粵港澳大灣區算力樞紐落地韶關的理由接近。在發展算力產業上,韶關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
韶關市高新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韶關的優勢主要有區位優勢突出、資源稟賦條件優越、大技能人才供應充足等方面。
從區位優勢來看,韶關地處南嶺山脈南部,在地質構造上不是地震帶,受臺風影響較小,也不受海風腐蝕,屬于災害低發區。同時韶關已經形成了“八高三鐵兩航”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成為了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與廣闊中原內陸最為重要的門戶。
“數據中心建好運營以后,它的最大成本其實是電價,而電費里面制冷是一項大支出,因為在數據中心里面要布很多空調,確保數據中心正常運轉。而韶關相當于是整個廣東省最靠北的城市,它的年平均氣溫全省最低,空調制冷的用電量就會降下來,企業的運營成本就會降低?!被浉郯拇鬄硡^國家樞紐節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韶關集群辦”)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從資源上看,韶關是廣東省的主要電源基地,工業電價每度0.49元,位于全省最低一檔。韶關市高新區招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韶關市發電裝機容量達811萬千瓦,年發電量270億度,富余100億度。
不僅電力充足、便宜,韶關還坐擁豐富的風、光資源,綠色發電量占比較高。2021年,韶關市可再生電力裝機容量387萬千瓦,占發電裝機總容量的比重高達47.7%。
對企業而言,選擇在韶關布局數據中心,意味著各項成本的降低。而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在韶關發展算力產業,也能促進韶關與大灣區優勢互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廣東省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大灣區發展的“數字底座”
目前,廣東省已經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領頭羊”。在今年4月廣交會展館召開的第二屆珠江國際貿易論壇中,廣東省政府副省長張新表示,廣東正牢牢把握數字化的嶄新機遇,2022年廣東省數字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萬億元,在全國居第一位。
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撐。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像深圳、廣州這些城市有很多互聯網公司需要龐大的算力支持,當前制約互聯網企業特別是大型互聯網公司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算力問題?!?/p>
賈西貝也表示:“在深圳這邊有很多算力需求,但因為土地價格和制冷成本等原因,不適合建大規模的算力中心,考慮到這些因素,韶關就成為了一個方向?!?/p>
據2021年4月廣東省能源局發布的《關于明確全省數據中心能耗保障相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合理控制全省數據中心建設總體規模,2021-2022年除支持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及企業建設有邊緣計算自用需求的項目(1000個標準機柜以下的小型數據中心)外,原則上全省不再新增數據中心機柜。
《通知》還表示,2023-2025年,如果全省已建數據中心上架率達到70%以上,根據供需情況,在確保全省能耗強度下降目標可完成的前提下,再考慮支持新建及擴建數據中心項目節能審查。
上述政策的推出使得韶關的數據中心集群具有了一定的“稀缺性”,外加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吸引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許多企業把數據中心落在韶關或是購買、租用相關資源。
彭暉告訴記者,目前在市場方面,中電鷹碩不僅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進行了洽談,簽署了框架協議,還將依托中國電子的資源支持,同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廣東”)合作,與中山市政府等落實政務云的綜合服務。
提起數字廣東可能有些人會陌生,但它推出的“粵省事”卻家喻戶曉。截至2022年10月,“粵省事”已經擁有近1.8億名實名注冊用戶,推出個人電子證件數94種,實現了1097項零跑動事項。除了“粵省事”之外,數字廣東旗下產品還包括“粵商通”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臺、“粵政易”移動辦公平臺、廣東政務服務網等等。
“我們現在跟數字廣東做了很多地級市的對接,包括中山、韶關本城和深圳等等,都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些具體業務。從這一點來講,我們相當于是把大灣區的高科技需求,尤其是數字行業的需求引流到了韶關?!?彭暉稱。
而要使大灣區的企業能跨越物理距離、更好地使用韶關的算力資源,降低網絡時延是關鍵。為此,中國電信等運營商也出手發力網絡建設,打通了韶關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網絡通道。中國電信韶關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們正加大韶關地區數字信息基礎設施資源投入,優化網絡架構、降低網絡時延,構建新一代通信網絡樞紐,將韶關升級為國家網絡骨干節點?!?/p>
據介紹,在干線光纜網絡建設方面,中國電信國家一級長途干線光纜在韶關建立通道開口,以韶關為起點加強建設到各重要節點的直連光纜,新建四條省內干線光纜,實現韶關至省內20地市單向傳輸時延最小1.36ms、最大4.36ms、平均2.2ms,省內傳輸時延優化了15%以上。
“目前韶關到廣州、深圳的網絡時延,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企業的需求,除了股票交易這種需要‘零時延’的業務。”彭暉說。
整體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產業發達,帶來了廣闊的算力和數據需求,而韶關在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正積極發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筑牢“數字底座”。
不止于“算力提供者”
作為一個老牌工業城市,韶關目前也面臨著經濟發展的壓力。2022年韶關市的GDP接近1564億元,在廣東省21個地級市中排名第15。
因此對韶關來說,它需要的絕不僅僅是算力樞紐建設這種一次性投資,更重要的是如何借此機會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為城市發展找到新的增長引擎。
為此,韶關市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2022年5月成立了廣東韶關數據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韶關數投公司”),來發揮國有企業平臺在匯聚、整合、調動資源和力量方面的優勢,幫韶關更好地抓住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的重要機遇。
韶關數投公司董事長歐陽曉冬向記者表示,算力是一個新生事物,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此前發展傳統制造業的韶關來說,算力樞紐建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算力這個東西其實是一次性投資。如果僅僅是一個數據中心落地,那么消耗的是當地的能源、資源,但對當地產生的長期經濟效益是比較少的。所以想真正拉動當地發展,必須上游的制造業、下游的應用產業同時落地,才能長期對地方經濟發展產生帶動。” 歐陽曉冬說。
正因如此,韶關把“吸引上下游產業落地”視為了算力樞紐、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的重點,提出了“韶關集群用韶關造”口號。數據中心企業如果能夠帶動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一起落地韶關,那它們在韶關發放指標的評選過程中也會擁有一定的“加分項”。
具體來看,數據中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主要包括機架制造、能源類、服務器類企業。歐陽曉冬表示,如果制造業企業落地韶關,那么它們的訂單可能會被“優先滿足”。韶關還專門召開了一些企業對接會,讓數據中心企業在采購產品的時候能更多關照當地引進來的制造業企業。
韶關市高新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韶關將依托數據中心集群大力發展大數據上下游產業,正在對接共濟科技、立訊精密、依米康、電信天翼云等大數據上下游企業(服務器除外),總投資超100億元。 目前申菱環境等8家企業已經完成簽約,項目總投資75億元。
借助數據中心集群建設這一歷史性機遇,助力城市從傳統制造業到高新技術產業的轉型升級,這才是韶關劍指“算力之城”的鋒芒所在。
在這個算力時代,韶關已經種下“梅樹”,只待一個梅花怒放的春天。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