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法律責任。
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智造”或“公司”)于2023年5月11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科創公函〔2023〕0126號《關于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以下簡稱“《問詢函》”),公司和相關中介機構已對問詢函中需要說明的事項進行了審慎核查,現就有關問題回復如下:
問題1 關于非經營性資金往來
2022年年度報告稱,公司2022年不存在資金占用相關情形。根據你公司年審會計師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關于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及其他關聯資金往來情況的專項說明》,你公司2022年與控股股東控制的其他企業等關聯方存在非經營性往來,主要系公司為相關關聯方代墊款項,發生額合計為1,480.78萬元,截至2022年年末余額為320.69萬元。請公司:(1)全面梳理前述往來的具體情況,包括代墊款項的起止時間、實際用途以及相關審議情況;(2)說明公司后續針對代墊款項情況采取的整改措施,并明確整改期限。
一、公司說明
?。ㄒ唬┩鶃韷|款的具體情況
1、代墊款項的主要內容
公司為關聯方代墊的款項主要為房租水電等行政費用結算,均與生產經營相關,主要系因華大集團發展的歷史原因所致。
(1)代墊電費
代墊電費產生的主要原因系業務開展過程中受到供電線路與電表數量限制,公司與關聯公司只能共用電表。其中,公司與關聯方共同租用位于深圳市鹽田區北山工業區11棟辦公樓,由于硬件條件限制,樓內無可供供電局結算的分表,2018年各方進行協商,考慮到華大智造的研發中心、生產車間及辦公場地均集中在該辦公樓,預計未來用電量占比最高,因此共同決定由華大智造統一與深圳供電局簽署年度售電合同,每月由華大智造先行向供電局支付電費,再與關聯方進行電費結算。
?。?)代墊房租
代墊房租的產生主要系公司子公司與關聯公司共用辦公場地所致。其中,公司美國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Inc.,(以下簡稱“CG US”)在并入華大智造合并范圍前,屬于華大控股體系下的公司,為便于業務開展,CG US將其租用的辦公樓部分區域劃分給關聯公司使用。該辦公樓的租賃合同由CG US與出租方簽署,租賃期間為2016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相關房屋租金水電及行政費用等由CG US統一支付,進行費用分攤計算后向關聯方收取。CG US于2019年并入公司合并范圍,但由于租賃合同尚未結束,且出租方不同意更改合同及結算方式,因此仍然由CG US先行支付所有租金水電及行政費用,從而導致公司為關聯方代墊相關費用。
以上墊款均為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且由客觀或歷史原因造成,不屬于基于主觀意愿發生的情形。
2、代墊款項的回款天數及實際用途
單位:萬元
3、代墊款項的主要內容
關于2022年度的代墊款項,公司已按關聯交易履行了以下審議程序:
?。?)公司已于2022年1月25日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2022年2月10日召開公司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關聯董事和關聯股東回避表決下,非關聯董事和股東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2021年度關聯交易執行情況及2022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議案》,根據公司的業務發展及日常經營的需要,對2022年度包括關聯方之間的代收代付在內擬發生關聯交易情況做額度預計,本次預計的關聯交易屬于公司日常經營活動需要,符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開展,遵循公允價格作為定價原則,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況,也不存在向公司或關聯方輸送利益的情況。公司獨立董事發表了同意的事前認可意見及獨立董事意見。
?。?)基于公司經營業務活動的實際需要,在2022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總額基礎上,公司對包括關聯方代收代付在內的部分關聯交易額度進行了增加,并于2022年4月28日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在關聯董事回避表決下,非關聯董事審議通過了《關于增加2022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額度的議案》,本次新增的關聯交易預計屬于公司日常經營活動需要,符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開展,遵循公允價格作為定價原則,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況,也不存在向公司或關聯方輸送利益的情況。公司獨立董事發表了同意的獨立董事意見。
?。?)基于公司經營業務活動的實際需要,在前述兩次預計的總額基礎上,公司對包括關聯方代收代付在內的部分關聯交易額度再次進行了增加,并于2022年8月5日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2022年8月31日召開公司202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在關聯董事和關聯股東回避表決下,非關聯董事和股東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增2022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額度的議案》,本次新增的關聯交易預計屬于公司日常經營活動需要,符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開展,遵循公允價格作為定價原則,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況,也不存在向公司或關聯方輸送利益的情況。公司獨立董事發表了同意的事前認可意見及獨立董事意見。
?。ǘ┐鷫|款項的完善措施及期限
1、代墊款項的回收情況
公司對代墊款項作為日常經營資金進行管理,財務及相關業務人員定期跟進回款情況。公司代墊款項2022年年末余額已于2023年4月末之前全部收回。
2、代墊款項的完善措施及情況
?。?)代墊款項的完善措施
公司加大對代墊費用的完善力度,華大集團整體從業務源頭進行內部梳理,做到防微杜漸。截至本問詢函回復之日的進展如下:
1)關于代墊電費的完善措施
具體措施:根據初步計劃,除華大基因以外,其他關聯公司擬于2023年6-7月搬離深圳市鹽田區北山工業區11棟辦公樓。借此機會,公司及華大基因近期已與深圳市供電局對分拆電表問題進行協商,初步計劃為2023年6月完成電表分拆及設立獨立賬戶。電表分拆完成后,公司及關聯方的用電量能夠獨立計算,公司無須為關聯方先行墊付電費。在此期間,關聯方采取預付電費的方式避免資金墊付。
最新進展:經與供電局協商,電表拆分本月完成,2023年6月起,華大智造及其關聯方將與供電局分別獨立結算并扣款,不再發生代墊電費行為。
2)關于代墊租金的完善措施
具體措施:公司美國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將與房屋出租方溝通,通過重簽合同或者簽署補充協議等方式,實現公司與其他關聯公司獨立與出租方結算房租。在此之前,公司要求關聯方采取預付房租的方式避免資金墊付。
最新進展:經美國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與房東溝通,房東不愿意簽署新增修訂協議。在取得房東同意修改合同之前,公司已與關聯方協商一致,每季度月初5個工作日內預付下一個季度租金的方式解決代墊問題。2023年5月初,相關關聯方已分別向公司預付當季度應結算的租金水電等費用。
3)關于代墊款項的制度建設
公司已進一步梳理與完善關聯交易管理制度,并強化制度執行。從業務源頭抓起,加強資金使用審批。與關聯方的資金往來需經證券部事前審批、財務部事中審核,加強各公司往來賬款的跟蹤管理,防止違規操作、資金占用等損害公司利益的情況發生。
公司加強內部審計建設,為防止發生資金占用,內審部門及財務部門密切關注和跟蹤關聯方資金往來的情況,定期核查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往來明細,對預計發生的關聯方業務往來事項及時向董事會匯報,董事會根據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關聯方的完善措施
1)關聯方承諾
2023年5月6日,公司與相關關聯方已出具承諾函,承諾按照上述方案解決代墊款項問題。
2)關聯方的內部自查
華大集團整體進行內部梳理,針對代墊電費和租金事宜提出了明確的整改措施和管理安排,同時召開宣導會議,對于規范事項進行改正和完善,確保在資金管理方面不再發生類似問題。
二、中介機構核查程序及結論
(一)核查程序
針對公司上述關聯方代墊款項的情形,持續督導機構執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獲得2022年度公司與關聯方的代墊款明細;
2、訪談公司管理層、財務負責人及相關人員,了解公司與關聯方之間進行代墊款的發生背景和原因;
3、獲取并查閱公司與關聯方之間往來的憑證,抽查5萬元以上的大額關聯方代墊款的支持性文件,以核實關聯方代墊款的準確性;
4、獲取公司收回關聯方代墊款還款的所有原始資料,抽查5萬元以上的大額關聯方代墊款的銀行回單及記賬憑證等相關資料,以確認關聯方代墊款的回收情況;
5、取得公司《公司章程》《股東大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獨立董事工作制度》《關聯交易管理制度》以及日常關聯交易的議案,檢查相關關聯交易的審批情況。
6、獲取公司及相關關聯方出具的關于代墊款項完善措施的承諾;獲取關聯方向公司預付當月租金水電等費用的銀行轉賬單。
?。ǘ┖瞬榻Y論
經核查,持續督導機構認為代墊款項的發生為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具有歷史原因和客觀性,并且公司將代墊款項納入公司的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額度預計進行管理,并相應履行了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的審議批準程序。公司已針對代墊款項制定完善措施,2022年代墊款項已于2023年4月末前全部收回。公司與相關關聯方已出具承諾,承諾按照相關方案解決代墊款項問題。同時,相關關聯方在2023年5月起已向公司預付當月應結算的租金水電等費用。
問題2 關于公司經營業績
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3,080.06萬元,同比增長7.69%,實現歸母凈利潤202,644.96萬元,同比增長319.04%,實現扣非凈利潤26,410.99萬元,同比下降46.43%;202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900.27萬元,同比下降49.25%,歸母凈利潤虧損14,981.67萬元,同比下降143.78%。請公司:(1)補充披露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及供應商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具體名稱、關聯關系、是否為本年新增、實際銷售或采購內容、金額;(2)結合行業變化、產品結構、核心競爭力情況,說明上市后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3)分析新冠業務減少對公司戰略方向、產品結構、銷售區域等產生的影響,說明營業收入是否存在繼續下滑的風險。
一、公司補充披露
(一)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情況
公司已在年度報告中“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之“(一)、2、(7)、A. 公司主要銷售客戶情況之公司前五名客戶”中對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戶的具體情況補充披露如下:
單位:萬元
?。ǘ﹫蟾嫫趦惹拔宕蠊糖闆r
公司已在年度報告中“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之“(一)、2、(7)、B. 公司主要供應商情況之公司前五名供應商”中對2022年公司前五大供應商的具體情況補充披露如下:
單位:萬元
二、公司說明
?。ㄒ唬┙Y合行業變化、產品結構、核心競爭力情況,說明上市后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業務板塊結構及核心競爭力的變化情況如下:
1、報告期內行業的變化情況
?。?)基因測序儀行業情況
1)行業趨勢及市場規模
隨著高通量基因測序設備及試劑不斷升級迭代,結合規?;?,預計測序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基因測序將會更廣泛地被應用于科學研究及臨床醫學等場景中。同時,隨著新的基因測序應用場景持續不斷地涌現與成熟,基因測序產業將得到長足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此外,隨著基因診斷、個性化養老康復、運動損傷的篩查預防與護理、慢病的早期篩查與防治、家用保健及疾病治療、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預判與防控等新需求不斷涌現,高端醫療裝備發展空間也日益拓展。
在基因測序技術不斷進步、基因測序成本下降催生下游應用場景持續拓展的背景下,全球基因測序行業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和預測,全球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規模從2015年約19億美元增至2022年約4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4.4%,并預計于2032年達到約24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7.5%。
全球基因測序儀與耗材市場規模,2015-2032E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JPM conference、灼識咨詢
目前境內基因測序行業在各細分應用領域的市場發展情況存在一定差異。目前已經開始逐步成熟的高通量基因測序應用領域或場景包括:新藥研發與創新、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腫瘤診斷與精準治療等。此外,在多組學研究、人群隊列測序、微生物檢測、腫瘤早期篩查、感染診斷、農業與動植物研究、消費者基因組等其他應用領域或場景尚處于行業發展初期或者起步階段,仍擁有巨大的行業發展潛力與成長性。
我國基因測序產業受益于支持政策集中出臺、公共衛生防控意識升級、國民衛生支出的持續提升,市場規模有較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國內市場增速高于全球市場增速。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和預測,中國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規模從2015年約17億元增至2022年約4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4.3%,并預計于2032年達到約29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1.0%。
中國基因測序儀與耗材市場規模
單位:億元人民幣
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JPM conference、灼識咨詢
2)主要中下游企業業務增長情況
公司所處的基因測序細分行業中,主要中下游企業最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及增長情況具體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公司所屬行業的主要中下游企業收入總體保持增長,其中,過去兩年諾禾致源、泛生子及燃石醫學保持逐年增長趨勢,華大基因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上升。隨著其現有基因測序相關業務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相關新業務與新應用領域的拓展,預計其對上游儀器設備及試劑耗材的需求將繼續擴大。
?。?)實驗室自動化行業情況
經過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的沖擊,面對突然激增的檢測樣本數量,催生了大量的自動化儀器設備和集成化的技術和手段。目前實驗室自動化技術已經成為科研機構、產業領域、檢驗檢測行業深受關注的熱點技術。國內在新冠之后涌出大量自動化定制化的供應商,合成、質譜、藥物開發等更多領域紛紛提升自動化程度。所以市場上對自動化程度更高、靈活性更強的自動化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實驗室自動化設備目前廣泛存在于實驗室操作的各個環節,隨著生命科學行業的迅速發展,實驗室自動化市場規模預計將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增長的態勢。根據BIS Research 的全球自動化移液系統市場報告,2022年全球移液市場規模37.65億美元, 其中生命科學及診斷相關的應用需求占總市場的49%。2022-2031年的自動化移液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約7.35%,在生命科學及診斷相關的應用領域的年復合增長率為8.2%。
?。?)同行業可比公司業績情況
公司的可比公司為Illumina及Thermo Fisher,在國內沒有完全可比的上市公司或公眾公司,與公司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較為接近的上市公司包括邁瑞醫療、新產業、科華生物、亞輝龍及圣湘生物。上述可比公司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如下:
單位:人民幣 億元
注1:可比公司與公司IPO階段的選取口徑一致。
注2:根據Wind咨詢信息整理;Illumina未披露扣非歸母凈利潤數據,表格中以凈利潤數據列示。2022年,Illumina對收購GRAIL形成的商譽計提商譽減值39.14億美元,導致大幅虧損,剔除商譽減值影響,Illumina的凈利潤仍然同比下降。
2022年,可比公司Illumina及Thermo Fisher營業收入同比增加,但在毛利率及凈利潤 / 扣非歸母凈利潤方面有所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表中三項財務指標均同比下降。根據Illumina公開披露的信息,宏觀經濟壓力加劇及新冠檢測收入大幅減少,導致營業收入受壓;此外,由于NovaSeq 系列產量收縮和儀器利潤下降導致毛利有所減少。根據Thermo Fisher 2022年四季度業績會披露,受全球新冠疫情形勢趨緩以及防疫政策的變化,與新冠檢測強相關的Life Sciences Solutions 及Specialty Diagnostics 業務收入同比2021年,分別下降13.4%及15.8%,毛利率也對應有所減少。
在國內可比公司方面,邁瑞醫療、新產業及科華生物在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及扣非歸母凈利潤能夠維持增長,但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動;2022年,亞輝龍的毛利率在同比略有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及扣非歸母凈利潤均出現較大跌幅;圣湘生物2022年毛利率及扣非歸母凈利潤均同比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扣非歸母凈利潤也同比下降。
綜上,因公司成立時間、所處細分行業、具體產品類型、銷售模式等存在差異,報告期內公司與可比公司的毛利率變動比例并非完全一致,但公司的業績變動符合行業整體情況。
2、報告期內公司業務板塊結構及毛利率的變化情況
?。?)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三大業務板塊的收入、毛利潤及毛利率與2021年的對比情況
1)2022年及2021年比較情況
單位:萬元
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420,687.91萬元,較2021年增長7.96%;主營業務毛利為225,412.46萬元,主營業務毛利率為53.58%,分別較2021年下降13.19%及13.05個百分點。
公司三大業務板塊收入及毛利率變動對業績的影響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注1:收入變動影響=本期收入與上期收入之差×本期毛利率,下同;
注2:毛利率變動影響=本期毛利率與上期毛利率之差×上期收入,下同;
注3:合計金額差異是因計算結果四舍五入所致,下同。
2)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比較情況
單位:萬元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61,314.58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9.69%;主營業務毛利潤為34,581.71萬元,主營業務毛利率為56.40%,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55.05%及6.73個百分點。
公司三大業務板塊收入及毛利率變動對業績的影響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收入結構變動對業績的影響分析
1)實驗室自動化業務
2021年,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為219,258.26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56.27%,占比較高。同時,由于市場對實驗室自動化相關的設備及試劑產品需求較大,毛利率較高,因此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實現毛利潤172,724.15萬元,占比66.52%,為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
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隨著市場對實驗室自動化產品的需求萎縮,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分別為124,835.04萬元及5,295.42萬元,分別同比下降43.06%及91.05%,收入占比分別下降至29.67%及8.64%。實驗室自動化業務為公司毛利率較高的業務,其收入下降導致公司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潤分別同比減少61,290.11萬元及27,385.53萬元,系公司業績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2)基因測序儀業務以及新業務及其他
2022年,公司基因測序儀業務及新業務收入分別較2021年增長37.74%及180.59%,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帶動公司毛利潤增加。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基因測序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02%,新業務及其他收入同比減少46.68%,兩項業務收入變動對毛利潤的影響凈額為-866.20萬元,影響相對較小。
綜上,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因市場需求的變化,公司毛利率較高的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下降,雖然基因測序儀業務收入持續增長帶動毛利潤的增加,以及新業務2022年收入取得較快增長,但收入結構變動因素仍然導致毛利潤有所下降。
?。?)毛利率變動對業績的影響分析
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因全球新冠疫情形勢趨緩、各國防疫政策的變化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均同比下降,毛利率的下降導致公司毛利潤分別同比減少30,411.12萬元及15,363.33萬元。在基因測序儀業務方面,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分別同比提高3.99個百分點及6.57個百分點,帶動毛利潤同比增加5,093.19萬元及2,528.69萬元。新業務板塊毛利率同比下降,但其收入占比不高,對毛利的影響較小。關于毛利率變動的原因分析,請參見本回復第三題的回復內容。
綜上所述,雖然2022年公司的基因測序儀業務及新業務毛利潤同比增加,2023年第一季度基因測序儀業務毛利潤仍然維持增長,但毛利率較高的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均同比下降,毛利潤下降較大,因此導致公司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整體主營業務毛利潤出現同比下滑。
3、報告期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變化情況
公司自成立至今,堅持自主研發,截至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自主可控的源頭性核心技術體系,在基因測序領域已形成以“DNBSEQ測序技術”、“規則陣列芯片技術”、“測序儀光機電系統技術”等為代表的多項核心技術,并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同時,公司在生命科學領域不斷深耕拓展,逐漸發展出了以“關鍵文庫制備技術”、“自動化樣本處理技術”和“遠程超聲診斷技術”為代表的新型生命數字化技術,為公司緊跟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前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2年,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專利技術方面
2022年,公司新申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430項,其中發明專利308項;獲得專利授權及軟件著作權登記共163項,其中發明專利85項。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擁有境內外有效授權專利數量597項,其中293項境內專利與304項境外專利,境內專利包括140項發明專利。
2022年,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新增醫療器械注冊及備案憑證56張,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獲得NMPA、CE、CB、cTUVus、EAC等213項認證,其中境內醫療器械注冊及備案憑證24項,境外產品注冊或認證189項,覆蓋歐盟、亞太、北美等多個國家或地區。
(2)研發投入方面
2022年,公司繼續加大對研發的投入,研發費用達81,436.67萬元,同比增加33.88%;研發費用占收入比為19.25%,同比增加3.77個百分點。公司研發團隊持續壯大,2022年研發人員數量達1,010人,較2021年增加300人,其中,2022年研發人員中,博士研究生人數為105人,約占研發人數總數的10%。
公司對研發持續投入,并通過招聘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研發人才,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海外市場拓展方面
公司目前已在亞太區、歐非區、美洲區進行業務布局,2022年海外業務占總收入36%。其中前兩個市場客戶群體覆蓋的“一帶一路”28個國家,并在阿聯酋、日本、拉脫維亞、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資質注冊、培訓及售后、技術研發、生產中心等海外業務網絡。
美國當地時間2023年1月9日,在第41屆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大會(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期間,公司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在Biotech Showcase?會議上宣布全線測序產品在美開售,截至目前在美國已完成數臺基因測序儀器的交付。
(4)新產品推出上市
在基因測序儀產品方面,2022年公司發布多款新測序平臺產品,如DNBSEQ-E25,DNBSEQ-G99,補充了中小通量水平的測序儀設備,用以開拓樣本量不多或者及時檢測的使用場景,實現測序儀全系列產品的完善布局。此外,公司在2023年2月發布商業化測序平臺DNBSEQ-T20X2,再次刷新全球測序儀通量和測序成本的紀錄,將測序成本降低至1美元/Gb。
在實驗室自動化產品方面,隨著2022年Smart 8產品正式上市,公司成為含Tecan、Hamilton在內少數具備從8通道到96通道到獨立8通道全系列高精度自動化移液工作站產品的企業。Smart 8平臺搭載靈活8通道移液器,可以面對各種非標準、非均一的復雜流程和體系,將公司的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推向更廣泛的領域。
(5)專利訴訟情況
公司于2022 年7月14日與Illumina簽署了和解協議,就美國境內的所有未決訴訟達成和解,根據協議條款,雙方不再對加州北部地區法院和特拉華州地區法院的訴訟判決結果提出異議?;诖耍琁llumina應向公司子公司CG US支付3.25億美元的凈賠償費,且2023年起,公司產品能夠在美國市場進行銷售。
綜上,2022年公司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研發梯隊規模,在境內外取得一系列新增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并推出多款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此外,公司繼續加大布局海外市場,尤其在與Illumina的訴訟中取得對方的凈賠償費3.25億美元,更有助于拓展美國市場的銷售。因此,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并無出現重大不利變化。
4、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主要利潤表數據同比變動分析
?。?)2022年公司主要利潤表數據同比變動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1)營業收入及毛利潤
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69%,但毛利潤減少34,348.17萬元,同比下降13.16%,主要原因系毛利率較高的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均同比下降,具體請見本題“2、報告期內公司業務板塊結構及毛利率的變化情況”。
2)研發費用
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為81,436.67萬元,較2021年增加20,606.75萬元,同比上升33.88%。研發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研發團隊持續壯大,2022年研發人員數量較2021年增加300人;此外,研發項目的增加也導致物料消耗、折舊與攤銷等支出有所增加。
3)營業外收入及非經常性損益
2022年,公司及其子公司與Illumina就美國境內的所有未決訴訟達成和解,并收到Illumina支付的3.25億美元凈賠償費,因此公司營業外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大幅增加。但由于該賠償費不具有可持續性,屬于非經常性損益,因此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較歸母凈利潤大幅減少。
綜上,由于公司2022年取得大額凈賠償費,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加,但由于毛利潤下降、研發費用投入增加,且凈賠償費屬于非經常性損益,因此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主要利潤表數據同比變動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1)營業收入及毛利潤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及毛利潤均同比下降,主要原因系毛利率較高的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均同比下降,具體請見本題“2、報告期內公司業務板塊結構及毛利率的變化情況”。
2)銷售費用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為16,226.79萬元,同比增加5,243.63萬元,銷售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本年度繼續加大對營銷網絡建設的投入。公司完成了亞太、歐非、美洲多個分子公司設立,并在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建立本地化客戶體驗中心為各區域本地化用戶提供前期測試和培訓。此外,海外營銷中心的銷售團隊持續擴充,繼續加強對海外市場的拓展,全球營銷人員同期從629人提升到830人,其中海外營銷團隊增長達到了47.22%。2023年第一季度也加大全球營銷市場活動力度,在美國參加AGBT、SLAS等展會,在中國舉辦大人群峰會等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為全球業務拓展提供支持。。
3)研發費用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為21,879.90萬元,同比增加6,263.11萬元,同比上升40.10%。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自主研發、創新驅動,不斷加強核心競爭力,2023年對研發的投入維持2022年的增長趨勢。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公司加大力度在測序酶、dNTP、磁珠等原材料研發實現核心原料自主可控,并在測序儀業務線發布DNBSEQ-G99以及DNBSEQ-T20X2測序儀以及HotMPS試劑盒等系列新品,并對DNBSEQ-T7等產品進行升級,在數據產量和數據質量上進一步提升。在自動化業務線針對不同類型樣本采集和提取需求有多款試劑盒上市,在新業務線單細胞系列產品、自動化樣本存儲、BIT等也有多個產品在研并于今年陸續上市。
綜上,市場需求變化導致公司收入結構有較大變化,公司堅持創新發展和全球化發展戰略,加大在新產品研發和全球營銷網絡建設。受到內外部因素影響,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綜上所述,未來基因測序儀市場規模仍然有較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公司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的基因測序儀業務收入也取得較好增長,但實驗室自動化業務部分疫情相關產品由于國內激烈的競爭環境、集中采購以及海外市場需求減少的影響,收入及毛利率均同比下降。毛利率較高的實驗室自動化收入占比下降及毛利率較低的新業務及其他收入占比提升,導致公司綜合毛利率下滑。為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完善營銷網絡,相關費用有所增長。因此,公司業績的短期下滑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具有合理性。。
(二)分析新冠業務減少對公司戰略方向、產品結構、銷售區域等產生的影響,說明營業收入是否存在繼續下滑的風險。
1、新冠業務減少對公司戰略方向的影響
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創新智造引領生命科技”的理念,致力于成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締造者”,專注于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的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營業務開始于基因測序儀及試劑相關產品的銷售但不僅限于基因測序儀及試劑相關產品。隨著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的儀器設備的發展,自動化、智能化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公司緊跟行業發展趨勢,除積極發展基因測序儀業務板塊外,公司亦大力發展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板塊及新業務板塊。其中,公司基因測序儀業務板塊的研發和生產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具備了獨立自主研發的能力并實現了臨床級測序儀的量產,已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未來,公司也計劃繼續加大對基因測序儀業務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投入。
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是公司設立之始即確立的戰略發展方向。新冠疫情的影響對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的發展具有一定加速作用,但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產品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除應用于新冠病毒檢測領域外,亦可拓展至更廣泛的自動化應用領域,如其他分子診斷、基因測序、藥物篩查、農業、食品、司法等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領域或市場。同時,公司亦將持續完善實驗室自動化產品布局,重視新產品與新技術的研發,進一步滿足各類客戶的更廣泛的需求,促進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的不斷發展。
從長遠看,公司仍將圍繞生命數字化進行全方位布局,通過自主研發及戰略合作等方式,構建全譜系的技術和生態儲備。公司未來將繼續加強產品研發及生產,進一步加強產品譜系的健全,覆蓋滿足多種需求的自主可控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工具和平臺,滿足各應用場景的客戶。因此,新冠業務的減少并不會對公司戰略方向產生影響。
2、新冠業務減少對產品結構及銷售區域的影響
公司與新冠相關業務的減少對公司產品結構及銷售區域的影響如下:
?。?)對產品結構的影響
公司產品可以分為儀器設備、試劑耗材及其他三大類,公司與疫情相關的產品主要為自動化核酸提取設備及相關的試劑耗材。
單位:萬元
1)儀器設備
2022年,公司儀器設備銷售中與疫情相關的收入為123,335.49萬元,較2021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2022年初市場對設備仍有一定需求以及2021年末的訂單在2022年交付并確認收入。
2)試劑耗材
2022年,全國各地相繼開展集中采購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提取類樣本處理試劑平均單價下降,同時海外市場對疫情相關產品需求減少,因此與疫情相關的試劑耗材收入較2021年下降40.59%,占收入的比例從2021年的37.67%下降至2022年的20.73%。
3)服務及其他
2022年,公司服務與其他收入中與疫情相關的收入較2021年同比增加,但由于收入規模較小,因此對整體產品結構變動影響不大。
綜上,2022年公司與疫情不相關的產品及服務收入總額及占比均同比上升,而由于新冠疫情減緩,以及防疫政策、市場競爭情況的變化,導致試劑耗材收入占比下降;此外,由于公司實驗室自動化設備除可以用于新冠疫情外,仍能滿足一般性實驗室應用需求,因此相關的實驗室設備銷售并未受到影響,收入占比較2021年有所提升。
?。?)對銷售區域的影響
2021年及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按地區列示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2022年,公司各銷售區域與疫情不相關收入均同比增長;因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的發展趨勢不同以及各地防疫政策的差異,公司各銷售區域與疫情相關收入較2021年相比變化趨勢也有所差異。
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方面,2022年防疫需求較大,因此與疫情相關的銷售收入及收入占比均較2021年增加。在亞太區、歐非區及美洲區方面,2022年對疫情相關產品的需求有所減少,導致相關銷售收入及收入占比均較2021年下降。
與此同時,由于公司海外營銷網絡逐步完善,公司產品獲得更多客戶認可,在上述三個區域中,與疫情不相關的收入金額均較2021年有所提高,其中在美洲區,與疫情不相關產品收入為14,032.25萬元,同比增加268.99%。
綜上所述,新冠業務的減少不會影響公司的戰略。因儀器設備中疫情相關收入較大,新冠業務的減少短期內可能導致儀器設備收入占比下降。因海外區域仍有部分疫情相關收入,若基因測序儀等常規業務增長幅度未能超過新冠業務的減少,將導致短期內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下降。
3、營業收入是否存在繼續下滑的風險
?。?)基因測序儀業務的市場增長情況
1)基因測序儀業務境內市場的行業發展趨勢
基因測序儀境內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保持快速增長。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的報告以及灼識咨詢《全球及中國生命科學綜合解決方案行業報告》的數據,在應用場景不斷拓寬,測序能力進一步加強的共同促進作用下,全球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在過去數年間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另外,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的報告,隨著應用場景的拓寬,預計2019-2025年高通量測序耗材市場規模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1.5%,且相關測序平臺的市場規模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可達15.8%。
2)基因行業主要中下游企業業務增長情況
在境內基因測序市場,公司所屬行業的主要中下游企業收入總體保持較快速度增長,隨著其現有基因測序相關業務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相關新業務與新應用領域的拓展,預計其對上游儀器設備及試劑耗材的需求將繼續擴大。詳細請參見本題回復“二、(一)、1、(1)、2)主要中下游企業業務增長情況”。
3)公司產品的市場推廣情況
2022年,公司各型號基因測序儀全球新增裝機總數超600臺,其中國內新增裝機總數超470臺,國外新增裝機總數超130臺。
2022年華大智造有多款新測序平臺發布,如DNBSEQ-E25,DNBSEQ-G99,補充了中小通量水平的設備,用以開拓樣本量不多或者及時檢測的應用場景,實現測序儀全系列產品的完善布局。早于NovaSeq? X系列產品的推出,華大智造已經分別在2018年和2020年發布針對高通量測序客戶需求的儀器DNBSEQ-T7和DNBSEQ-T10X4。DNBSEQ-T7在同樣產出6T的通量下,比NovaSeq? X系列產品速度更快。而DNBSEQ-T10X4的每個run的通量已經超70Tb,遠高于NovaSeq? X系列產品,可以定制化支持超高通量數據交付的國家基因組項目。在2023年2月的美國AGBT大會上,華大智造發布了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DNBSEQ-T20X2,可以實現年通量高達5萬例的高深度人WGS測序,同時測序成本降到百美元以下。
?。?)實驗室自動化業務的市場增長情況
1)實驗室自動化業務的行業發展趨勢
實驗室自動化市場規模增長較快且預計將在未來保持增長的態勢,市場成長性好、發展空間大。根據BIS Research 的全球自動化移液系統市場報告,2022年全球移液市場規模37.65億美元,其中生命科學及診斷相關的應用需求占總市場的49%。2022-2031年的自動化移液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約7.35%,在生命科學及診斷相關的應用領域的年復合增長率為8.2%,其中基因測序診斷應用的臨床滲透、蛋白及細胞研究的規?;_展,均促進了自動化移液市場的增長。未來華大智造的實驗室自動化業務將向更廣泛的自動化及檢測領域發展,其可進入的市場范圍及增量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2)公司產品的市場推廣情況
2022年底,華大智造的Smart 8產品正式上市。Smart 8平臺搭載靈活8通道移液器,可以面對各種非標準、非均一的復雜流程和體系,將智造的實驗室自動化推向更廣泛的領域。未來,智造的實驗室自動業務線將瞄準通用的實驗室自動化技術,打造滿足靈活性、拓展性、高通量等系列通用工具,提供給終端客戶滿足“六化”的自動化方案。
?。?)海外市場布局情況
公司自2017年起開始開拓海外市場,構建全球化業務網絡。目前,公司已具備亞太、歐盟、北美、俄羅斯及中亞地區等多個主要市場的準入資格,業務布局已遍布六大洲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生產基地及本土化銷售團隊和營銷服務團隊。公司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在拉脫維亞布局國外生產基地,同時在中國香港、日本大阪、阿聯酋迪拜、拉脫維亞里加和美國圣何塞等地設立辦公室,通過中國香港、日本、阿聯酋、拉脫維亞和美國等地的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業務,構建全球化業務網絡。隨著公司海外專利摩擦得到逐步緩解,訴訟案件逐步完結,公司產品出海有望憑借產品實力實現全球化商業放量。
?。?)在手訂單情況
截至2023年5月15日,公司在手訂單金額(不含稅)為8.76億元(其中,疫情相關產品的訂單為0.39億元),去年同期的在手訂單金額為8.20億元(其中,疫情相關產品的訂單為3.5億元),因此,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較為充裕,在手訂單金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綜上,雖然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常規業務收入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但隨著新冠檢測的需求有所下降,相應的公司與抗擊新冠疫情相關的產品銷量及收入可能有所下降,短期內公司業績可能會存在一定波動,公司已在年度報告“第三節 之 四、(四)經營風險及(五)財務風險”中進行相關風險提示。
公司所處行業仍然維持增長趨勢,此外,公司全球布局逐步完善,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常規產品的競爭力,推出新產品以滿足客戶不同場景下的不同需求,預計公司在消除新冠業務收入下降的影響后,能夠扭轉收入下滑的情況。
三、中介機構核查程序及結論
?。ㄒ唬┖瞬槌绦?/p>
持續督導機構執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核查公司2022年前五大客戶及前五大供應商的關聯關系、開始合作時間及合作內容;
2、取得并核查相關行業報告,以及可比公司的相關信息,檢查公司情況是否符合行業及可比公司變動情況;
3、與公司管理層進行訪談,了解公司戰略規劃、業務及產品發展規劃、研發情況、核心競爭力情況;
4、取得公司收入明細,核查公司疫情相關收入變動對公司產品結構及銷售區域的影響。
?。ǘ┖瞬榻Y論
經核查,持續督導機構認為,公司上市后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到產品結構變化的影響,公司毛利率較高的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及毛利率下降因市場需求及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而下降,導致公司整體業績下滑。公司所處行業在未來幾年內的增長預期以及核心競爭力未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新冠業務減少對公司2022年的產品結構及銷售區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并不會影響的公司戰略方向。公司所處細分行業的基本趨勢未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且公司持續加大對研發及海外布局的投入。
受疫情影響短期內公司業績可能會存在一定波動,公司已在年度報告“第三節 之 四、(四)經營風險及(五)財務風險”中進行相關風險提示。
問題3 關于毛利率
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銷售毛利率為53.58%,較上年同期下滑13.05個百分點,其中實驗室自動化產品毛利率減少13.87個百分點,除亞太區毛利率微增0.02個百分點外,其他區域毛利率均大幅度減少。請公司:(1)結合不同產品的價格、成本的變動情況,說明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2)比較不同地區銷售模式、產品、客戶等,說明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美洲區毛利率下滑超10個百分點的原因及合理性。
回復:
一、公司說明
?。ㄒ唬┙Y合不同產品的價格、成本的變動情況,說明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報告期內,公司不同產品的價格和成本的變動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2022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為53.58%,較2021年下降13.05個百分點,下降原因主要系實驗室自動化板塊和新業務及其他板塊的產品毛利率的下降,以及本年度銷售產品結構的變化所致。
1、基因測序儀產品毛利率增加
公司基因測序儀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7.58億元,較2021年增長37.74%。2022年毛利率為60.69%,較2021年上升3.99個百分點。隨著基因測序技術不斷進步,基因測序成本下降,催生下游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全球基因測序行業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公司基因測序儀業務發展隨市場發展趨勢而增長,毛利率提高,對2022年度主營業務毛利的下降影響并非重大。
2、實驗室自動化產品毛利率減少
單位:萬元
2022年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2.48億元,較2021年下降43.06%。2022年毛利率為64.91%,較2021年下降13.87個百分點。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占公司總收入29.67%,較2021年下降26.59個百分點。該板塊收入及毛利率下降原因主要是市場對實驗室自動化產品的需求下降、提取試劑盒集采及激烈的市場競爭。
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型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儀器設備收入、成本及毛利率變動分析
實驗室自動化儀器設備收入主要由MGISTP-7000 分杯處理系統和MGISP-960 高通量自動化樣本制備系統構成,該型號產品主要銷售目標為疫情端客戶,2022年海外疫情管控措施放開,相關疫情設備的銷售數量減少,導致整體儀器銷售數量降低。同時2022年中國區疫情產品逐漸進入紅海市場,同質化產品增加導致市場競爭激烈,所以公司采用了戰略性降價以維持產品的競爭力,因此平均單價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國際形勢及疫情管控措施,國內外物流成本大幅上升,由此導致實驗室自動化儀器設備交付成本出現不同程度上升。
綜上,2022年實驗室自動化儀器設備毛利率較2021年下降7.88個百分點。
?。?)試劑耗材收入、成本及毛利率變動分析
2022年,實驗室自動化板塊的試劑耗材收入較2021年下降45.82%,但相應營業成本較2021年增長13.99%,毛利率下降15.65個百分點。實驗室自動化板塊的試劑耗材主要包括提取類樣本處理試劑,2022年提取類樣本處理試劑市場競爭激烈,同時全國各地均開展了集中采購,該類試劑平均單價較2021年下降72%;與此同時,由于市場對提取類樣本處理試劑的需求依然旺盛,2022年銷量較2021年增長89%。另一方面,公司2022年度對生產成本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平均單位成本下降23%。綜合上述因素導致2022年度實驗室自動化板塊的試劑耗材的毛利率同比下降。
3、新業務及其他產品毛利率減少
新業務及其他板塊主要包含移動實驗室和BIT產品。該板塊2022年收入為人民幣12億元,較2021年增長180.59%,毛利率為31.39%,較上年度下降2.64個百分點。新業務板塊的移動實驗室可用于疫情相關的核酸檢測,銷售單價高于公司其他板塊的產品,同時2022年應市場需求大幅增長,導致新業務收入大幅度增長。另一方面,由于移動實驗室屬于集成式產品,生產成本中外購原材料占比較高,并且外購原材料平均價格高于自制產品,所以新業務及其他板塊產品的綜合毛利率低于公司平均主營業務毛利率。2022年新業務及其他產品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由2021年的10.98%增長至2022年的28.53%,導致公司整體銷售毛利率下降。
4、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情況
2022年度,公司毛利率變動趨勢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基本一致。因公司成立時間、所處細分行業、具體產品類型、銷售模式等因素存在差異,各公司毛利率變動并非完全一致,但2022年公司毛利率水平與同行業公司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符合行業的整體情況。另一方面,相比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較大的原因主要系公司疫情相關產品收入的占比較高,疫情產品毛利率的下降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幅度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綜上,基因測序儀業務收入的增長帶動毛利率增加,但2022年因市場需求的變化,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收入和毛利率下降,以及低毛利的新業務及其他業務收入占比上升仍然導致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毛利率的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各類型產品由于市場需求下降及價格策略調整,平均單價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因為物流運輸成本上升,平均單位成本有所上升。總體來看,毛利率變動符合公司實際的經營情況,且變動趨勢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一致,具有合理性。
?。ㄏ罗DB78版)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