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余勝良
昨日,第二屆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論壇在深圳召開,論壇提出不少支持和服務中小企業的措施,還提出到今年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超過8萬家的目標。深層次看,要激發中小企業活力,政府需要提供長期穩定的營商環境,做好后勤服務。
在論壇上,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披露了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報告,綜合得分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南京、廣州、北京、杭州、廈門、寧波、長沙和青島。
從上述名單可見,營商環境比較好的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就比較好,特別是深圳,一直是中國營商環境方面的領頭羊。政府做好后勤工作,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部分企業由此發展壯大,如騰訊、華為、平安這樣的支柱企業。
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表示,支持和服務中小企業是深圳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廣大中小企業培育最好的土壤、環境和氛圍,提供最好的服務。
上述表態,也是深圳能成為創業沃土的公開秘密。發揮市場的核心作用,主角是企業,政府提供的是外圍環境,是創業土壤。這個外圍環境特別重要,不過要落到實處并不容易,有些地方在招商時態度誠懇,承諾很多優惠政策,但是企業投資后卻遭遇種種不如意,特別是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難以真正樹立為企業服務的觀念,政策不持續、多變,關系文化突出,這都不利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政府對中小企業重視,希望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堅定中小企業發展的信心和預期,這是各地政府的良好愿望,不過落實到什么程度,造就了各地經濟狀況千差萬別。領先一步的深圳提供了一個好的模板,營商環境良好,讓地方有了資源集聚能力,人才集聚,財富集聚,創業者層出不窮,新企業不斷創立。
2022年全年規上工業中小企業數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了10.5%、5.2%和1.1%,中小企業發展呈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在去年復雜的疫情形勢下,規上工業中小企業數量依然實現雙位數增長,可見中國工業中小企業的活力,企業家做大企業的愿望依然強烈。今年疫情形勢大為改觀,企業經營情況有望好轉。
中小企業吸納了眾多就業人口,中小企業有活力,經濟就有活力,資本市場也就有活力。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