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端持續加碼,構建創新藥全鏈條支持體系】
2024 年以來,國家在創新藥產業的支持政策上持續加碼,從支付渠道拓展、 目錄動態調整到臨床應用保障等方面構建了全鏈條支持體系。國家醫保局于 2025 年計劃發布第一版丙類藥品目錄,通過“基本醫保+商保 ”協同模式,為高 值創新藥開辟了新的支付路徑,有望縮短創新藥回報周期,提升研發積極性。在 商保支持方面,國務院《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推動商業健康保 險與基本醫保協同,多地探索特藥清單動態調整機制。針對創新藥入院難題,政策要求醫療機構在國談目錄公布后 1 個月內召開藥事會,全年不少于 4 次,取消藥品數量限制,并將國談藥使用情況納入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同時通過“雙通道 ”機制擴大藥品可及性。這些政策組合拳顯著縮短了創新藥的市場準入周期, 有望構建多層次保障體系,也持續提升國內創新藥企研發的積極性。
【全球投融資回暖態勢明顯,國內月度投融資環比持續改善】
2025年1月全球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總額整體回暖態勢明顯。根據動脈橙數據顯示,2025年1月,全球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總額約80.04億美元,同比增長88.7%,環比增長100.5%;投融資事件數約194起,同比下滑 27.3%, 環比增長 26.8%。
國內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環比持續改善,新藥申報 IND 數量環比略降。根 據財聯社創投通數據,2025 年 1 月國內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融資額約 53.04 億 元,同比下滑約 23.57%,環比增長14.11%, 自2024年4起月度環比持續改善。 根據 Insight 數 據,中國新藥申報 IND 數量同比略降,2025 年 1 月約 145 個,同比下滑約 8.23%, 環比下滑約 25.26%,新藥申報 IND 數量環比略降。
根據 Insig t 數據,中國管線 BD 交易首付款與中國管線 BD 交易數量逐年 增長,分別從 2018 年的 2.84 億美元/64 個快速增加至 2024 年的 56.23 億 美元/275 個。BD 交易持續火熱,為國內創新藥企實現快速融資及創新藥管線的 價值兌現提供了新的 路徑,也為核心管線的持續推進與新一輪早研管線的開設 提供了資金保障。
【政策端+投融資端雙重驅動,產業鏈邊際回暖趨勢已現】
近年來國家在創新藥產業的支持政策上持續加碼,從支付渠道拓展、目錄動態調整到臨床應用保障等方面構建了全鏈條支持體系;2023 年以來多家創新藥 公司通過定增、可轉債、配股等方式實現融資,各地方政府也先后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為創新藥企業核心管線的持續推進與新一輪早研管線的開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投融資端,近半年來全球投融資回暖態勢明顯,國內月度投融資環比持續改善。我們預期,隨著全產業鏈支持創新藥發展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國內外創新藥投融資逐步回暖,創新藥產業鏈上下游將持續受益,邊際回暖趨勢已現。
估值上,創新藥產業鏈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成長賽道,當前位置產業處于新 一 輪周期的復蘇階段,后續隨著客戶的外包訂單逐步交付確認收入,行業的產 能利用率有望逐步提升,盈利能力快速恢復,估值有望被快速消化。
推薦標的:臨床前 CRO:泓博醫藥、美迪西;臨床 CRO:泰格醫藥、諾思格、 普蕊斯、陽光諾和;平臺型:藥明康德、藥明合聯、藥明生物、康龍化成;CDMO: 博騰股份、九洲藥業、諾泰生物、藥石科技;科研服務:皓元醫藥、畢得醫藥、阿拉丁、奧浦邁、百普賽斯、義翹神州、藥康生物、昊帆生物。
我們篩選出以下潛力標的
鴻博醫藥(301230)公司 CADD/AIDD 技術平臺除了利用開源代碼自行搭建了AI 模型以外,還整合了薛定諤的計算工具、AlphaFold 蛋白結構預測功能、深勢科技的Hermite 高精度自由能計算平臺等工具,未來公司還將自行搭建 PR-GPT 大 語言AI模型,針對性的開展科學語言,尤其是生物醫藥語言訓練,進一步提高公司新藥研發效率。
藥明康德(603259)公司是國內醫藥外包行業龍頭,是國內最早開始從事醫藥研 發生產外包的CRO 和CMO 一體化公司,高層管理團隊共擁有超過 200 項的已授權 和申請中的專利成果;其主營業務為小分子化學藥的發現、研發及生產的全方位、 一體化平臺服務,以全產業鏈平臺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藥企業提供各類新藥的研發、 生產及配套服務;公司還在境外提供醫療器械檢測及境外精準醫療研發生產服務。
義翹神州(301047)公司與神州細胞工程每年度簽訂《CRO 技術服務框架協議》, 向其提供 CRO 技術服務,服務內容根據實際需求確定。
參考資料:開源證券-醫藥生物行業點評報告:政策支持疊加投融資回暖,創新藥產業鏈拐點或已至.pdf
免責聲明:本文由投資顧問: 馮利勇(執業證書編碼:A1280620060001)、羅力川(登 記編號:A1280622110002)等編輯整理,僅代表團隊觀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 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自己具有相應的 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所涉及個股僅作投資參考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