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重慶舉辦的《2024頭痛與感覺障礙學術大會暨第十六屆重慶頭痛眩暈學術年會》主論壇環節中,舉行了中國首個“偏頭痛關愛月”的倡議發起儀式。
“偏頭痛關愛月”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與感覺障礙專業委員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婦女報、公益時報、患者社群等社會各界力量聯合倡議發起;于每年的5月份集中開展“偏頭痛關愛月”系列公眾科普以及患者關愛活動,并將5月27日作為“偏頭痛關愛日”。
首個“偏頭痛關愛月”,將以“別拿偏頭痛不當病”為主題,針對偏頭痛帶給患者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為核心關注點,通過矩陣化宣教科普行動,喚起社會關注重視,提升公眾疾病認知,鼓勵引導患者積極接受診療。
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倡導“別拿偏頭痛不當病”
活動上,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與感覺障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于生元教授發表了致辭,并在會后接受了《中國婦女報》的專訪,講述了“偏頭痛關愛月”發起的初衷,于生元教授表示:
偏頭痛是一種易合并其他疾病、疾病負擔重的疾病,不僅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會造成患者失能,影響患者工作和社會活動,也容易導致各類心理和家庭負擔。而另一方面,治療不規范,患者本人參與度低、疾病認知不足也是影響偏頭痛診療的重要因素。
于教授指出,“以疾病為中心,以疾病為導向”是一個很好的診療和社會關注集成的方向,而在每年5月份發起“偏頭痛關愛月”,就是要提高社會關注,聯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應對偏頭痛疾病,最終降低患者的疾病負擔。
有趣的是,于教授還笑談:之所以選擇每年的五月為“偏頭痛關愛月”,是因為根據典籍,華佗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治療頭痛的醫生之一,從今天看來,華佗為曹操治療的極有可能就是偏頭痛。選擇五月華佗的生日,也是紀念先賢之意。
多方參與倡議發起,聚力推動偏頭痛社會問題的解決
在倡議發起環節中,本次“偏頭痛關愛月”的聯合倡議伙伴,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婦女報、健康報、患者社群的代表們,分享了各自對“偏頭痛關愛月”的理解和期待,并通過儀式共同發起倡議。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家衛生健康委機關黨委原一級巡視員楊志媛在活動上向《公益時報》的記者表示,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在日常項目開展過程中,注意到了偏頭痛對于患者乃至家庭產生的巨大疾病負擔,希望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國家戰略指導下,參與推廣偏頭痛科普,整合權威媒體和公眾人物等社會各界資源,從多個角度開展內容豐富的宣導工作。
《中國婦女報》社編委、網絡運營中心主任謝威先生表示,偏頭痛在女性群體中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希望通過婦女報的融媒體矩陣的報道,發揮媒體的傳播作用;在5月27日“偏頭痛關愛日”當天,也將對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報道與分發,提高項目聲量,
在患者分享環節中,罹患偏頭痛17年的患者代表阿蔓古麗女士,通過視頻講述自己在17歲確診前的7年患病經歷中,她被誤診為額竇炎,且因沒有病歷而被同學、老師誤解為說謊精,談到被誤解的感受時潸然落淚,引起了與會專家和媒體的共情。
首個“偏頭痛關愛月”蓄勢待發,揭開行業新篇章
在儀式的最后,本次儀式的主持人,來自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的張慶奎醫生,還介紹了首個“偏頭痛關愛月”更多一系列的具體行動計劃。
相信在這個五月,首個“偏頭痛關愛月”“別拿偏頭痛不當病”的呼吁,將成為更多學術界、醫療工作人員、社會媒體以及患者共同發出的聲音。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