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為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和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桂林市商務局牽頭編制完成了《打造推廣桂林城市禮品實施方案》,并于2022年桂林“城市禮品”評選工作經過專家評委評審,公證處公證,最終確定了首批桂林“城市禮品”名錄和“城市禮品”培育對象名單。
桂林米粉行業協會會長覃輝躍在推介會上作桂林米粉推介:桂林米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享有盛譽。經過長期歷史積淀,已成為桂林文化的重要傳承、世界級旅游城市的一張名片。傳承千年的美味在潔白如雪的米粉與精制的鹵水和鍋燒中蘊藏融合為一道不但美味,還含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和文化底蘊。桂林米粉既有傳統非遺文化又有不斷創新的發展。桂林米粉不僅是堂食店里一道小吃和主食,更是游子的鄉愁和游客難忘的記憶。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廣西代表團代表交流時,動情地回憶起自己年青時代第一次到桂林的美好往事。如詩如畫的桂林山水、美麗多彩的民族風情、純凈優良的生態環境,餓了在街邊吃一碗桂林米粉,這些都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桂林米粉深受市民的喜愛,它遍布桂林街頭巷尾。桂林人的一天就是從一碗米粉開始的。桂林米粉也是游客來到桂林必嘗的美食之一。無論是市民還是外地游客,都能在桂林米粉中感受到桂林獨特的飲食文化。在品嘗桂林米粉的過程中,游客們不僅能夠品嘗到美味可口的米粉,還能夠感受到桂林人民的熱情好客。桂林米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截至目前,桂林米粉堂食店已有 20000多家,加工企業約 100家,行業年總產值超 100億元。經過近幾年的科技攻關,保鮮桂林米粉已走出國門,讓桂林米粉香飄海內外?!薄?/p>
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縣長楊征山推介中國咖啡——恭城油茶:恭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造就了特殊的土壤條件,為茶葉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孕育了恭城油茶這一方瑤鄉瑰寶。2008年“恭城油茶制作技藝”列入廣西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恭城油茶”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7年“恭城油茶制作技術要求”“恭城油茶服務質量規范”列為廣西標準,2019年創造“最多人一起打油茶”吉尼斯世界紀錄,2021年“瑤族油茶習俗”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2022年“瑤族油茶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桂林市禮業文化協會會長朱芳瓊在推介會上介紹說,桂林經過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淀,孕育出流傳悠久歷史的美食文化和文化工藝品。桂林豐富的生態綠色農副產品,具有幾百年的傳統工藝,不但豐富,還具有較大的未來發展潛力。去年桂林市商務局牽頭,各縣區商務局組織推薦了108個產品參加“桂林城市禮品”評選,在桂林市公證處公證下,14名專家評委通過對參評企業現場展示介紹的產品和后期調研考證,最終評選出23家企業26款產品成為桂林市首批城市禮品。
當前,桂林堅持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為統攬,加快打造以桂林米粉、恭城油茶、“城市禮品”系列產品等為代表的特色品牌,培育申創世界美食之都,推動桂林特產行銷全國、走向世界。西城區正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范區。開展本次活動,將桂林米粉、恭城油茶等特色美食,以及精美的桂林“城市禮品”亮相首都核心區,走進首都市民“舌尖上”“心頭上”,既是對優質農產品入京推介銷售的巨大推動,又是友好區市之間合作開展品牌營銷的一次模式創新,是兩地聯合推動“綠水青山”高質量轉化為“金山銀山”的一次有益探索。
在推介會上,桂林各參展企業帶來了一批傳統美食、工農業特色產品、工藝美術和文化產品,在推介會上大放異彩,吸引了北京市多家采購商、主流新聞媒體關注。其中,北京市6家采購商與桂林市6家參展商還達成合作協議,并現場簽約。最終,本次交流推介會現場銷售(包含線上與線下渠道)達到100多萬元,預計貿易意向合作6000多萬元。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