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項"中國制造"傳來重要進展。其中,50千克級氫能源無人機完成30小時跨晝夜連續飛行、全球新一代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P-80"平臺在煙臺交付、200噸智能挖掘機成功下線以及核電領域的重大突破。
這些跨越海陸空的創新成果背后,凝聚著深市上市公司的智慧與實力。從核電技術到高端海洋裝備,從工程機械到深海工程設備,一系列自主研發的產品和技術正在改寫中國制造的故事。
核電領域傳來重要消息:中國廣核集團聯合合作伙伴推出的"華龍一號"技術,已通過歐洲用戶要求認證和英國通用設計審查,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目前,華龍一號的產業鏈帶動了5400多家上下游企業,實現了核電整機設備100%國產化。
在海洋工程領域,中集集團的"藍鯨1號"和"藍鯨2號"超深水鉆井平臺代表了全球最高水平。作業水深達到3658米,鉆井深度更是達到了15240米。與此同時,該集團還承接了多艘高端海工裝備訂單,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航空制造領域也傳來喜訊。中航成飛在深交所上市后,通過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實現了核心軍工資產的整體上市。公司表示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實體產業的賦能作用,持續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攻關。
工程機械行業同樣不甘示弱。柳工集團成功發行可轉換債券募集資金30億元,用于挖掘機智慧工廠建設和裝載機智能化改造等項目。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公司在"電動化、數字化、互聯化、無人化、共享化"方向上取得了顯著進展。
資本市場在這些重大科技創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中國廣核于2019年上市后,募集資金125.74億元用于核電項目建設,為"華龍一號"技術的推廣和批量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持。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