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國海固收 金毅投資思考
在債務方面,財務管理規模已恢復到贖回潮前的水平,上半年的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禁止人工利息補貼政策。在低回報環境下,現金管理產品的競爭力減弱,短固定開放和最短持有期產品成為主要增長驅動力,整體產品期結構縮短。
在資產方面,金融機構受銀行間存款降息的影響,減少存款配置,轉向貨幣市場工具。減少公開發行基金和股權資產的財務管理,使基金更多地作為流動性管理工具。面對資產短缺和收益率持續下降的市場環境,金融管理適度延長了持倉時間,更加關注靈活的二次永久債券。
展望2025年,金融規模有上升空間,但市場波動壓力增加。金融機構可能會繼續采取長期和適度的杠桿策略,重點關注信用債券和二級資本債券的配置。預計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建議關注1-3年和3-5年的信用債券和二級永久債券。
1、銀行財務管理的五個亮點對債券市場有什么影響?
本文結合2024年財務管理年度報告,分析了2024年銀行財務管理,特別是2024年下半年債務端和資產端的五個亮點,解釋了機構行為變化對債券市場的影響。
1.1
2024年銀行理財五大亮點
1.1.1、債務端:規模觸底回升,產品布局優化
亮點1:規模持續穩步上升,已修復至贖回潮前水平。截至2024年底,財務管理規模已達29.95萬億元,同比增長11.75%。分階段,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長率為12.55%,主要得益于監管部門禁止實施手工補息政策,促進大量表外資金回報財務管理。進入下半年后,受債券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同比增長率降至11.75%,略有放緩。
亮點2:在低收益率環境下,現有管理產品的競爭力下降,金融管理可能更多地依賴于短固定開放和最短持有期產品的擴張。2024年底,隨著債券收益率的快速下降,貨幣基金現金管理產品的規模大幅下降,占30.17%。金融規模的擴張主要依賴于其他開放產品。
具體來說,短期產品的規模比例明顯增加,是2024年擴容的主力軍。產品期限在7-1個月、1-6個月內增長最多,分別從2023年底的7.0%和13.5%上升到2024年底的9.4%和16.3%,而日開放產品和12個月以上的長期產品則有所下降。
1.1.2、資產方:優化配置結構,穩定調整戰略
亮點1:銀行間存款降息促進金融持有存款比例下降,資金主要流向銀行間存單、銀行間拆遷、債券買賣等貨幣市場資產。受12月銀行間存款降息正式實施的影響,2024年底金融產品持有現金和銀行存款比例下降至23.9%,比2023年底下降2.8個百分點。從金融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這部分資金可能主要流向銀行間存單、銀行間拆遷和債券買賣,分別上升到14.4%和6.4%。
可能的原因是銀行間存款降息政策的實施時間較短,金融機構傾向于通過配置估值穩定的貨幣市場資產來避免投資風格的劇烈變化。預計這部分基金將逐步分配到未來收益率較高的債券或債券基礎上。
亮點二:金融對公募基金、股權資產等波動較大的資產持有規模下降。其中,金融對公募基金的持倉規模從2024年中的1.1萬億元降至年底的0.93萬億元。背后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金融管理更多的是以基金為流動性管理工具,下半年債券市場多次調整,部分基金被金融管理預防性贖回。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可能是為了止盈和年底資金回報,下半年金融管理往往會減少資金配置。但從年度維度來看,金融對公募基金的整體持股仍在增加,增長0.32萬億元,持股比例增加到2.9%,說明金融管理還是希望通過增配基金實現一定的收益增加。
此外,財務管理對股權資產的持倉規模降至0.84萬億元,比2024年中降至0.02萬億元,與2023年底基本持平。這也表明,股市上漲不會顯著影響財務管理的資產偏好。
亮點3:面對資產短缺和收益率持續下降的市場環境,金融管理適度延長了持倉期,更加關注彈性二次債券。2024年,金融產品增加了對中長期品種的投資,對1-3Y、3-5Y品種配置明顯。隨著“贖回潮”疤痕效應的逐漸下降,基金贖回管理的疊加更加靈活,財務管理通過適度延長長期來增加收入。
1.2
如何演繹2025年的理財資負端?
1.2.1、債務方:財務擴張或持續,債務方面的不穩定性加劇
一方面,財務管理規模仍有上升空間。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有利基金繼續出具表格。與此同時,股市信心的提高對財務管理負債端的影響也相對有限。從歷史上看,即使在2019年至2021年股市上漲期間,財務管理規模仍從22.04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29萬億元。
然而,金融負債方面臨的波動性增加了。首先,一年以上的長期產品規模相對萎縮,產品長期整體下降。然而,資產方更喜歡長期策略,這可能會擴大與資產方長期的不匹配程度。第二,監管水平仍保持金融凈值的導向。2024年,金融信托的平穩機制將受到限制,自建估值將更容易反映資產價格的波動,并進一步反饋給債務方,加劇金融債務方面的不穩定性。
1.2.2、資產方:對中長期債券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金融規模的擴大和銀行間存款降息的全面推廣,將進一步提高金融對債券配置的需求。在當前收益率較低的背景下,延長期限可能繼續成為金融管理的核心戰略。在配置品種方面,主要是信用債券,對二級資本債券的需求呈上升趨勢。
展望2025年,金融機構可能會增加對3-5年中長期品種配置的需求,但由于債務方波動性的增加,在債券市場調整期間的金融贖回可能會加劇市場波動。因此,建議投資者把握市場布局的高點,更加注重時機選擇。
在節奏方面,第一季度的良好信貸開端不利于資本表格。財務管理往往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出現債務分配高峰。屆時,游戲的確定性相對較強,投資者可以關注它 1-3Y及 3-5Y信用債和二永債。
2、機構債券托管量
3、跟蹤機構資金
3.1
資金價格
本周流動性有所放松。R007收于1.79%,比上周減少8BP,DR007收于1.76%,比上周減少10BP。6個月國股轉讓利率收于1.09%,比上周減少26BP。
3.2
融資情況
本周銀行間質押逆回購余額94094.0億元,較上周下降10.19%。從廣義資產管理的角度來看,本周基金公司和銀行分別凈融資458.6億元和-1660.1億元。
4、量化機構行為跟蹤
4.1
長期脈沖基金
本周市場表現優利率債券基金和一般利率債券基金的長期計算值分別為5.00和4.57,比上周分別減少0.20和0.07。
4.2
“資產短缺”指數
4.3
機構行為交易信號
(1)二級資本債
(2)超長國債
(3)10Y地方債
4.4
所有人都知道機構杠桿
本周全市場杠桿率為106.2%,較上周下降0.8個百分點。廣義資產管理方面,保險機構本周杠桿率為113.9%,較上周下降1.5個百分點;基金杠桿率為98.9%,較上周下降0.2個百分點;券商杠桿率為188.7%,較上周增加10.2個百分點。
4.5
銀行自營比價表
5、跟蹤資產管理產品的數據
5.1
基金
5.2
銀行理財
本周全市場理財產品破凈率較上周有所下降,全市場理財產品破凈率為2.4%。
6、跟蹤國債期貨走勢
7、廣義資產管理格局
風險提示:銀行金融產品數據披露不完整。宏觀經濟大幅下滑,金融產品資產質量超出預期惡化。我們需要警惕流動性的“退潮”;歷史數據不能完全作為未來市場趨勢的參考;模型計算可能存在誤差;指數樣本券的調整可能導致潛在的計算誤差;經濟數據和經濟政策超出預期;信貸超出預期。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