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南地區唯一上市酒企,酒鬼酒在2020年至2021年間,曾是白酒股中少數實現了股價10倍增長的耀眼明星。然而,股價的飆升同樣伴隨著快速的回落,從曾經高達273.29元的歷史峰值至今,回撤幅度已超過80%。更令人矚目的是,酒鬼酒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深刻揭示了其當前面臨的嚴峻業績挑戰。預告顯示,酒鬼酒歸母凈利潤為1000萬至1500萬元之間,同比大幅下滑超過97%,特別是在第四季度,公司出現了虧損……
營收增速行業靠后,存貨周轉天數飆升至兩年新高
在酒鬼酒發布的業績預告中,盡管未直接披露全年營收數據,但通過其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的11.91億元營收,及同比高達44.41%的下滑幅度,已可窺見其全年營收表現不容樂觀。在白酒行業20家上市公司的排名中,酒鬼酒以這一增速位列第16位,相對靠后。加之四季度出現的虧損情況,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酒鬼酒全年營收狀況的擔憂。
酒鬼酒曾以“內參系列”為核心推進高端化戰略,建議零售價高達1499元,試圖與茅臺、五糧液等高端品牌比肩。然而,面對疲軟的消費市場,酒鬼酒的高端白酒經營壓力顯著增大,品牌溢價能力大幅削弱。經銷商為了消化庫存,不得不降價銷售,導致內參系列酒的售價在第三方電商平臺上低至七八百元,出現嚴重的價格倒掛現象,進一步壓縮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打擊了市場信心。
面對白酒市場寒冷大環境,酒鬼酒已經采取了降價銷售策略,使得其毛利率仍從2023年前三季度的78.90%跌至2024年同期的71.81%。但更為嚴峻的是,酒鬼酒的存貨周轉天數并未因降價而出現緩和跡象。該項數據顯示,自2023年一季度以來持續攀升,從最初的705.88天增加至三季度末的1297.45天,顯示出存貨壓力的巨大。
為了加大高端白酒的營銷力度,酒鬼酒在2024年前三季度投入了高達4.76億元的銷售費用,但營銷效果并不理想。相關人士指出,酒鬼酒全年舉辦的超過3000場品鑒會轉化率極低,文化聯名和“馥郁香型”品類教育未能有效轉化為消費者認知,這表明酒鬼酒在營銷策略上仍存在較大問題。
經銷商大逃離,合同負債大跌80%
2022年,酒鬼酒尚能實現歸母凈利潤10.49億元,同比增長17.39%。然而,步入2023年,其利潤卻大幅下滑47.77%,接近腰斬,而2024年的歸母凈利潤更是銳減至不足2022年的零頭。
這一急劇轉變,不僅與整體白酒市場消費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更深刻地反映了酒鬼酒自身經營模式的局限。
長期以來,酒鬼酒的業績增長高度依賴于向經銷商壓貨的策略。2023年,壓貨規模高達20億元,直接導致2024年一季度渠道庫存占比攀升至營收的150%。為緩解資金壓力,經銷商不得不采取低價拋售策略,進而引發市場價格體系的崩潰。具體而言,52度內參酒的批發價跌至680元,較出廠價形成370元的倒掛;酒鬼紅壇的批價也低于出廠價20元/瓶,市場供需失衡狀況可見一斑。
這種“寅吃卯糧”的經營模式,不僅嚴重透支了酒鬼酒的未來業績潛力,還導致了經銷商的大規模流失。2024年上半年,經銷商數量從1774家急劇減少至1301家,市場網絡遭受重創。
同時,從預收賬款相關的合同負債指標來看,自2021年達到13.82億元的峰值后,該指標便呈現大幅下跌趨勢,至2024年前三季度已縮減至2.07億元,跌幅超過80%,預示著市場信心的嚴重受挫。
酒鬼酒的困境,還映射出區域酒企在行業集中化趨勢下面臨的生存挑戰。2024年,茅臺、五糧液等頭部企業通過推出次高端產品,如茅臺1935、五糧液1618等向下滲透市場,進一步擠壓了區域品牌的生存空間。
此外,政務消費的退潮和大眾消費的降級,導致800元以上價格帶的市場需求萎縮了20%,中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酒鬼酒雖試圖通過“全國化擴張”來打破困局,但因忽視了湖南本土市場的根基建設,同時在外地市場缺乏足夠的品牌認知度,這一戰略并未取得預期效果。其電商渠道銷量占比不足5%,直播帶貨的投入產出比(ROI)也僅為0.8,遠低于行業內的古井貢酒(2.5)和舍得酒業(2.2),顯示出其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乏力。
5家白酒股業績下滑,無一酒股的股價創歷史新高
而酒鬼酒此次業績的下滑,無疑成為了整個白酒行業現狀的一個縮影。截至2月10日,已有10家白酒企業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利潤出現下滑的達到了5家。在這之中,酒鬼酒、舍得酒業和天佑德酒的業績預告均顯示為預減,巖石股份則由盈利轉為虧損,金種子酒的虧損更是進一步擴大。
白酒行業的不佳表現,也直觀地體現在了市場走勢上。自2024年以來,白酒行業的20家企業中,無一家的股價能夠創出歷史新高。相比之下,代表新質生產力的半導體行業則表現出色,2024年內共有26只個股創歷史新高,占該行業比重的17.2%。而到了2025年,又有10只個股的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占比達到了2.99%。除了半導體行業之外,通信服務、電池等科技行業也展現出了不俗的表現。
這背后所反映出的,是資本市場對于科技行業的高度關注。而這些白酒股在市場上的不佳表現,也直接體現在了其較弱的股價走勢上。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