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冰玉 編輯 馬慜
近期,銀行大額存單頻現手機客戶端轉讓區。從“一單難求”到不惜折價轉讓,大額存單的熱度似乎有所退卻。
專家分析稱,此輪銀行大額存單轉讓潮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存款利率持續走低,加之近期股市熱度提升,吸引了部分投資者贖回存款轉身將資金投入股市。對此,個人投資者須綜合考慮轉讓成本、自身風險偏好、財務狀況等,審慎理性投資,切忌盲目追漲殺跌。
不惜折價轉讓大額存單
“別人搶股票,我搶轉讓出來的高息存單”“居然在轉讓區看到20.9%的年化收益率存單,刷到就被搶走了”“一共搶了25個,平均收益率5.2%”……近日,銀行大額存單轉讓潮引發網友討論。一些儲戶為迅速出手不惜大幅讓利,高息存單事實上頗為搶手,掛出即“秒沒”。
以平安銀行一筆測算年利率為9.4%的大額轉讓存單為例,該存單本金40萬元,年利率3.55%,存期3年(2021年11月9日至2024年11月9日),該存單剩余期限1個月零1天,原本到期后連本帶利為44.26萬元,現掛牌43.9萬元。該筆存單出讓者犧牲約3600元的利息以求迅速出手。
編輯查詢部分銀行App發現,大部分銀行App的大額存單轉讓區已趨“冷靜”,年利率在3%以上的轉讓存單較為少見。不過,轉讓存單掛牌數量均較此前有明顯增加,個別大額存單轉讓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高于原產品到期利率。此前,更有銀行客戶經理反映,不少客戶請求其幫忙“秒殺”高利率轉讓的大額存單。年利率在3%左右的大額存單,也會在掛出數分鐘后顯示“賣出”。
國有大行手機客戶端的大額存單轉讓區也不乏存單轉讓,近日亦有出現測算年利率在3%左右的大額存單。編輯在某國有大行手機銀行App中看到,新掛出的3年期大額轉讓存單,年利率在2.2%以上的不在少數。而目前中國工商銀行3年期、100萬起存的大額存單,年利率為2.15%。
事實上,一個多月之前,大額存單在市場上還是“搶手貨”。在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投資者為提前鎖定利率,青睞于高額度、可轉讓、長期限的大額存單,多家銀行大額存單額度緊俏、供不應求。
資金向股市流動
業內人士分析,大額存單轉讓潮,主要原因是近期出臺的政策利好股市,促使資金向股市流動,存款搬家現象或將進一步顯現。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根據財富效應理論,貨幣、金融資產以及其他形式財富變化將影響消費、儲蓄、投資和生產等行為,如果消費者財富增加,即可能會增加消費和投資。目前,A股在短期內上漲較快,居民金融資產有所增長,居民風險偏好有所修復,推動包括儲蓄存款在內的更多資金流入股市。
“考慮到大額存單大量轉讓和股市轉好時間高度重疊的因素,大額存單轉讓后資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較大。”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分析稱。
從工商銀行10月8日銀證轉賬資金變動情況凈值數據來看,銀證轉賬凈值指數大幅上漲,達到54.88,這一凈值數據反映的是該行全部投資者凈轉入證券市場資金量情況,凈值為正,表示投資者資金凈流入證券市場,凈值為負則反之。
此外,近日亦有多位投資者反饋在交易時銀證轉賬功能出現卡頓,主要表現為投資者在進行轉賬操作時,資金無法順利到賬。銀行業人士認為,近期業務量的激增給銀行端和券商端系統帶來了額外的壓力,增加了服務“卡頓”“宕機”等風險。
由此可見,銀證轉賬的火熱,進一步反映出存款向股市搬家的現象。至于該現象會否持續,董希淼認為,今年以來,在銀行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凈息差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下行趨勢仍將延續。隨著存款利率走低以及居民預期改善,預計資本市場、理財市場的吸引力或將進一步增強。
警惕盲目投資風險
專家提示,個人投資者須綜合考慮轉讓成本、自身風險偏好、財務狀況等,審慎理性投資,切忌盲目追漲殺跌。
董希淼說,對個人投資者而言,要基于自身投資經驗、投資能力和風險偏好,進行綜合資產配置、理性投資,不可盲目追漲殺跌,不建議偏離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通過大額存單轉讓或提前贖回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獲取資金進入股市,要在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轉讓贖回成本的剛性和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
10月9日,國慶假期申請新開戶的股民可進行首次交易。新股民入市前夜,多家頭部券商陸續致信新入市的投資者,提示其做好資金規劃,用閑錢投資,不要孤注一擲。
對于銀行大額存單轉讓的買賣雙方,婁飛鵬表示,購買大額存單的投資者,后續若使用資金,提前支取大額存單可能面臨利息損失。轉讓大額存單并將資金投入股市的投資者,須認識到股市投資風險相對更大,要結合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能力等理性投資。
“預計下一階段存款利率還將繼續下行,對于偏好大額存單的儲戶而言,目前是存入大額存單的較好機會?!倍m当硎尽?/P>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