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時評
保代負面評價制度日趨完善
“看門人”先要守好自己的“聲譽之門”
◎編輯 嚴曉菲
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嚴監管不可或缺,永遠在路上。而嚴厲懲治“關鍵少數”更是監管“長牙帶刺”的重要著眼點。此次,對保薦代表人的整肅正是堅持“申報即擔責”的應有之義。
近日,保代分類名單D(暫停業務類)正式啟用,16名保代被公示“暫停營業”,其中來自頭部券商的保代不在少數。牽涉的保薦項目包括紫晶存儲、樂視網、藍山科技等,而這些項目多涉及財務造假,都曾轟動一時,也大都曾被中國證監會“點名”,列入了當年的典型違法案例之中。
與此同時,保代的個人執業信息中首次公示了項目撤否情況,超過3500名保代被公示了項目撤否比例。其中,1000余位保代的項目撤否比例為100%,超600位保代的項目撤否比例在50%至83.33%之間,合計已占據“半壁江山”。
近年來,伴隨著資本市場嚴監管的持續升級,財務造假等“帶病闖關”的行為被置于“聚光燈”下審視,這些證券領域違法違規被罰的“重災區”,亟須“下猛藥”去除病根。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在IPO過程中,一旦面對財務存疑的拷問,發行人往往會選擇“臨陣脫逃”,“一查即撤”“一撤了之”屢見不鮮。在這過程中,為發行人“保駕護航”的中介機構自然也難辭其咎,相關保代更是難逃其責??涨暗摹白凡槭健碧幜P力度,讓有“污點”的中介機構及保代紛紛被曝曬于陽光之下。
如今,保代分類名單D的出爐、保代撤否比例的披露,都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保代負面評價制度正在日趨完善。目前來看,上榜保代負面評價名單,可能影響到保代個人的職務升遷和崗位調整,長此以往,保代頭頂的盡職盡責之“箍”將越箍越緊。
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不只是說說而已。嚴監管推動中介機構回歸本源,就是要啃“硬骨頭”。
對于旗下保代被點名較多的券商而言,應深刻反思內部管理、項目篩選及保代培訓等方面的“病灶”。以加強內部控制為準繩,完善項目審核和風險評估機制,提升保代的專業素養和道德水平,加強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同時,優化保薦團隊結構,合理配置資源,提高整體業務水平。
對于頭部券商而言,憑借自身奮斗多年搶到的“江湖”地位和行業影響力,儲備擬上市公司資源自不在話下。但當前來看,頭部券商業務范圍較大,“分身乏術”也讓其保薦項目出現了一些“瑕疵品”。因此,頭部券商在保薦時還應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在“優品”中篩選出更多“精品”。
總之,保代負面評價制度的完善,倒逼著證券行業“吾日三省吾身”。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中介機構及相關保代應對保薦項目保持敬畏心,堅守“勤勉盡責”的初心。
作為市場的參與者,要珍惜中國資本市場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珍惜自己的職業聲譽。唯有誠信執業,才能對得起投資者對“看門人”沉甸甸的信任。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