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孫越
隨著2023年公募基金年報披露結束,券商分倉傭金收入“成績單”發布。據天相投資顧數據統計,2023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為22.34萬億元,較2022年23.97萬億元減少1.63萬億元。2023年,券商分倉傭金收入為164.66億元,同比下降9.73%。
2023年,券商分倉傭金收入普遍下降。天祥投資顧數據顯示,57家券商分倉傭金收入同比下降,占60%以上,券商分倉傭金收入不同程度下降。
具體來說,中信證券以10.95億元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排名第一,同比下降11.15%;廣發證券排名第二,基金分倉傭金8.24億元,同比下降10.18%;隨后,中信建投證券實現分倉傭金8.17億元,同比下降13.76%。
在排名變化方面,與2022年相比,廣發證券從第四名上升到第二名;華泰證券從第十名上升到第七名,工業證券從第十一名上升到第九名。有些人很高興,有些人很擔心。長江證券從第二名下降到第四名,申萬宏源排名下降四,跌出前十,排名第十二。
此外,分倉傭金率繼續下降。數據顯示,2022年行業普遍存在的“萬8”費率已降至“萬7.61”。2023年,基金平均傭金率進一步降至“萬7.37”。
隨著行業整體分倉傭金收入的下降,部分中小券商的分倉傭金收入仍有可觀的增長。根據天相投資顧數據,2023年,38家券商的分倉傭金收入超過1億元,2022年為35家。其中,財通證券、平安證券、國聯證券新進入“億元”門檻。
在增長排名方面,麥高證券2023年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同比增長686.49%,排名第一。中郵證券、銀泰證券、財通證券、國信證券同比增長200%以上。從排名變化來看,山西證券從第59位上升到第44位,上升到15位;財通證券上升12位,上升到第34位;民生證券上升11位,排名前20位。
倉庫傭金收入一直被認為是檢驗證券公司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標。業內人士認為,公共基金行業利率改革穩步推進,基金倉庫市場規模的下降將推動證券研究行業的加速轉型,優秀的研究能力已成為行業長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根據自身規模、收入結構和研究業務定位的差異,證券公司未來對研究業務的投資可能會有所不同。中金公司表示,對于業務綜合的大型證券公司,研究業務考慮外部輸出和內部授權,預計這些證券公司將保持研究業務的戰略投資;對于一些將研究業務定位在利潤中心、公開發行頭寸傭金排名第一的中型特色證券公司,預計未來將增加競爭力,增加份額,彌補傭金率下降的影響;對于小型證券公司,預計隨著研究業務長期盈利效應的下降,投資研究人員將逐步精簡,研究部門的定位將轉變為內部研究中心。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