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航空的底層邏輯已經從2023年國內線票價彈性逐漸轉向2024年國際線恢復帶來運量的恢復和機隊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國內線在運力結構優化的背景下票價端仍具韌性。2024~25年供給端或仍維持偏緊的狀態,飛機制造商產能恢復、突發事件帶來發動機檢修周期延長、經營租金高位運行等限制航司提高飛機引進增速的意愿。未來兩年存量訂單交付已經接近尾聲,目前新簽訂單交付或需到2027年,供給端強約束持續存在,成為周期彈性釋放的重要支撐。我們預計2024年行業整體運力增速2%~3%,民航局預計2024年全民航旅客發送量將上升至6.9億人次,同比增長11.3%,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7.7%,需求供給增速差約8~9pcts。1月第二周,國內線日均客運量超160萬,料未來兩周單日客流逐漸攀升至200萬的局方春運流量目標。經歷淡季價格邏輯破局和定增方案落地帶來的估值筑底后,建議重視春運旺季的布局機會。
▍復盤歷史上航司春運估值表現,2024年春運需求拐點已現。
復盤2010-23年上市航司春運前后15日交易日的股價表現,2010年、2018年、2022年春運,頭部航司較滬深300有明顯的超額收益。春運旺季需求預期改善、供需增速差擴大帶來超額收益,同時油匯因素放大Beta共同驅動2022年春運龍頭航司最高超額收益達+33.5%。對比歷史,2024年春運期間,民航局預計民航日均運輸旅客量200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9.8%,需求拐點已現,供給強約束持續,經歷淡季價格邏輯破局和定增方案落地帶來估值筑底,建議重視春運旺季的布局機會。
▍未來兩年供給約束持續,2022~2025年三大航規劃機隊規模CAGR=3.8%,奠定周期彈性釋放基礎。
2023年民航業景氣處于恢復階段,料全年民航機隊同比增長1.0%左右。2024~25年供給或仍維持偏緊的狀態,飛機制造商產能恢復、突發事件帶來發動機檢修周期延長、租賃租金高位運行等限制航司提高飛機引進增速的意愿。未來兩年存量訂單交付已經接近尾聲,目前要新簽訂單交付可能需要到2027年,供給強約束持續存在成為周期彈性釋放的重要支撐。我們預計2024年行業整體運力增速2%~3%,民航局預計2024年全民航旅客發送量將上升至6.9億人次,同比增長11.3%,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7.7%,需求供給增速差約為8~9pcts。
▍需求端拐點已現,短期關注春運量價彈性釋放。
我們預計公商務需求或驅動1月第二周國內線日均客運量超160萬,量價信號積極,料未來兩周單日客流逐漸攀升至200萬的局方春運流量目標。為期40天的春運作為民航傳統旺季,根據2019年數據,春秋、吉祥、國航一季度收入占全年23.9%~24.7%,凈利潤占比分別25.8%、40.3%、42.5%,歷經2023年民航業恢復的過渡期,料2024年開始春運將逐漸恢復至常態化。2024年春運或為常態化后周期彈性釋放的首個旺季,短期建議關注春運量價彈性釋放。
▍全年看國際線持續恢復,2024年國際航班恢復帶來運力結構優化,有望助推國內線票價韌性和單位扣油成本的優化。
三大航產能利用率受制于寬體機瓶頸,我們預計對比2019年同期仍存10%~15%優化空間。若2024年國際線航班量暑期前恢復至2019年的80%,寬體機利用率提升將帶來單位扣油成本的優化。以中國東航為例,假設油匯中性,我們預計2024Q3國際線投放將改善寬體機利用率,接力2023年國內需求&票價彈性成為新的邊際增量,若單位扣油成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我們測算2024~2025年或為航空繁榮周期兌現之年。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增速不及預期;民航需求不及預期;國際線恢復不及預期;油匯影響超預期
▍投資策略:
經歷淡季價格邏輯破局和定增方案落地帶來估值筑底,目前航空板塊估值極具吸引力。我們繼續看好2024年春運旺季表現,建議及時布局。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