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月10日消息,根據知名科技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市場格局下,AI正成為廠商的戰略要務。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正在將AI視作一項重要戰略。隨著華為在市場上的重新崛起,防守市場份額并投資開發全新的亮眼功能逐漸成為其他廠商聚焦的重心,而AI則有望成為這一戰略轉變當中關鍵性的因素。
一些具有強大水平整合能力的本土廠商正在戰略性地將AI應用在更廣泛的硬件品類當中。這使得AI的部署不僅僅局限于手機這一單一品類,而是擴展到更廣泛的諸如PC,可穿戴,電視,甚至是汽車這些硬件當中。
如此一來,廠商能夠搭建一個更加完善并且互聯互通的生態體系,并且AI能夠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增強單一設備的功能體驗以及多設備間的連接性。
此外,隨著中國廠商向高端戰略轉型,市場仍需要除可折疊屏幕和5G等技術之外的全新驅動力。AI,尤其是在硬件端側跑通生成式大模型的能力,將助推高端市場的增長。
Canalys預計,對于端側AI能力的需求有望刺激新一輪的換機,并有助于拉高設備的平均銷售價格(ASP)。廠商對于AI部署的戰略聚焦也與高端化的路徑緊密相連,AI能力也將成為廠商推進高端化的有效發力點。
近期,中國的本土智能手機廠商一直在積極投資于自主開發的大語言模型(LLM)。以下是中國廠商近期推出的幾款即將搭載到智能手機當中的LLM。
隨著SoC的更新迭代和近期市場上存儲配置(尤其是DRAM)的快速升級,中國廠商雖然仍大多采用端云混合的AI部署模式,但也開始更聚焦在端側AI的能力。
本土廠商在當地市場的生態優勢使得AI能夠發揮更大效用
相較于其海外市場,中國本土廠商在本地市場往往擁有更高的附加率,并且提供了更為全面的硬件產品覆蓋,而這些因素能夠使得AI惠及更廣大的用戶和應用場景。例如小米的米家生態系統,華為的鴻蒙智聯,都在本土建立了相當可觀的用戶基數。
這些廠商除了在本土提供同樣也遠銷海外的可穿戴設備和平板之外,還積極與當地的生態伙伴合作,提供諸如家用電器,甚至汽車這類更為廣泛的生態硬件。而在硬件品類的廣覆蓋和更為堅實的用戶基數之下,AI有望發揮更大的效用,催生更多樣化的使用場景以及更無縫的多設備體驗。
價格親民的高性能設備推動端側AI發展
Canalys預計,中國廠商將率先把AI手機(AI-capable smartphone)打進更低的價位段,從而加速AI手機的滲透??紤]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供應鏈成本優勢和當地消費者對于高性價比設備的認可,本土廠商已經開始在極具競爭力的價位提供旗艦級性能的產品。
這些具有端側生成式AI運行性能,并且搭載生成式AI特色功能的設備,會提供相對差異化的使用體驗。本土廠商預計將在中端市場占據更大的優勢,由于海外廠商在對應的價位段將難以提供相同硬件性能的設備,其在中端市場的端側AI體驗將會被本土廠商拉開差距。
具有強大品牌號召力的本土廠商(如華為)能夠通過與本土開發者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從而占據競爭優勢。最近,中國軟件巨頭(如美團、阿里巴巴等)已經開始與華為展開積極合作,專門為華為的HarmonyOS NEXT操作系統開發獨立于安卓應用生態的原生應用程序。
本地化運營是催生AI應用生態的關鍵
以此類推,當第三方開發者需要在應用中集成AI大模型時,同樣的合作模式也有可能發生。而這種合作模式能夠在未來AI應用的開發浪潮中提供專屬的優質差異化體驗,從而為廠商創造競爭優勢。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