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迎“提前兌付潮”,高票息城投債規模減少。隨著化債資金陸續到位,城投債市場迎來“提前兌付潮”。2023年9月之后城投債提前兌付金額明顯放量,四季度累計償還837億元,12月達到473億元,環比增長178%,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2023年8-12月,通過調低票面利率而回售的城投債金額達到1760.5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近70%。隨著提前兌付和回售金額的增加,城投債存量規模減少,尤其是區縣級和國家級園區的高票息城投債縮量更為明顯。
本輪城投債提前兌付有何特征?整體來看,“化債”過程中提前兌付的發行人資質偏弱。從區域分布來看,發行特殊再融資債金額較多的省份,提前兌付的發行人數量也較多,例如湖南、廣西、安徽、重慶、貴州、遼寧、吉林等省份。并且本輪提前兌付城投債以私募品種為主,占比65.7%,超過六成為交易所品種。此外,這些城投債以短期限、高成本的為主,其中近九成票面利率在5%以上,近一半票面利率在7%以上,有助于發行人優化存量債結構,降低融資成本。
關注城投債提前兌付的風險。城投債提前兌付的價格主要分為面值、面值+補償、估值凈價三類,其中面值兌付是本輪提前兌付的主要方式。判斷城投債提前兌付的盈虧,主要取決于債券處于溢價還是折價,以及提前兌付的價格。截至2023年12月29日,溢價城投債規模占比已創下新高,因此站在當前時點,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城投債提前兌付帶來的風險,對于提前兌付可能性較大的區域,投資者應盡量分散持倉,以避免可能帶來的虧損。首先,城投債處于溢價狀態,直接以面值兌付將帶來資本損失。其次,2023年以來城投債發行票面利率持續下行,當前仍處于較低的水平,提前兌付會讓投資者面臨一定的再投資風險。
最后,我們對有可能進行提前兌付的城投債特征進行總結。首先需要關注本輪獲取特殊再融資債規模較大的區域,如貴州、天津、云南、湖南、重慶、廣西等。其次,我們篩選出存量債中符合相應特征的城投債,即同時滿足私募品種、票面利率5%以上,主體評級AA及以下這3個條件。其中,貴州、黑龍江、廣西、遼寧、重慶等符合這些特征的債券金額占比較高,值得關注。
核心假設風險。政策推進效果不及預期;城投相關政策超預期收緊;城投平臺發生超預期信用風險事件。
1
迎“提前兌付潮”,高票息城投債規模減少
2023年10月特殊再融資債重啟發行,截至12月31日,29個省市發行了13885億元特殊再融資債,用于償還存量債務。
隨著化債資金陸續到位,城投債市場迎來“提前兌付潮” 。2019年以來,多數月份城投債提前兌付金額在50億元以內,不過2023年9月之后明顯放量,四季度累計提前兌付837億元,其中12月達到473億元,環比增長178%,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因為票面利率調低而回售的城投債金額和數量也在增加。通常來講,當城投發行人希望持有人回售債券時,會行使調低票面利率的權利,降低持有人在債券下一存續期的預期收益率,促使其回售相應的債券。具體來看,2023年票面利率調低而回售的城投債數量達547只,金額合計3062億元,均較2022年增加了50%左右。尤其2023年8-12月,回售金額達到1760.5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近70%。
隨著提前兌付和回售金額的增加,城投債存量規模減少。2023年1-10月,城投債規模整體保持增長態勢,一方面是2022年末債市調整部分平臺的融資需求在2023年初釋放,另一方面是化債背景下城投債發行利率降低。不過8-10月,城投債規模環比增速明顯放緩。10月以來,隨著城投債發行監管政策進一步收緊、城投債凈融資轉負,疊加提前兌付金額放量,存量規模較10月高點減少超千億元。
分行政級別看,規模壓縮較多的主要是區縣級和國家級園區城投債。2023年10月以來,區縣級和國家級園區平臺存量債分別減少548億元和461億元,合計占減少規模的七成以上。而省級和市級平臺存量債規模變動幅度不大,在100億元左右。
從結構上看,高票息城投債壓縮更明顯。2023年1-7月,票面利率在5%以上的城投債規?;驹?.5萬億元以上,占城投債總規模的三成左右。不過2023年7月以來這一規模不斷下降,截至12月末已壓降至3.9萬億元以下,較7月末減少超6000億元,占比也下降至四分之一。
2
本輪城投債提前兌付有何特征?
本文討論的是非條款提前兌付,該類行為在債券發行時并未提前設立相應的償還條款,流程主要包括發行人或債券持有人提請提前兌付、發布召開持有人會議公告、召開持有人會議、公示持有人會議結果、完成提前兌付。
具體來看,首先由發行人或債券持有人決定提前兌付后提請召開持有人會議。而后,發行人發布召開持有人會議公告,寫明會議背景、議題、日期等內容。公告發出后,若提前兌付議案提出者在會議召開前因故選擇取消議案,或由于其他原因導致會議無法召開,發行人將發布持有人會議取消召開的公告;若持有人會議按照原計劃進行,則在會議中對提前兌付議案進行商討與表決;會議結束后,發行人公示會議表決結果及宣布議案是否通過。最后,若持有人會議通過提前兌付議案,發行人將發布提前兌付公告,正式開啟提前兌付流程。
整體來看,本輪城投債提前兌付(指2023年10月9日-2023年12月31日,下同)的發行人資質偏弱。分主體評級來看,以AA及以下低等級為主,數量達55家,占比在三分之二左右,而AAA主體僅6家,占比僅7%。分行政級別來看,以市級和區縣級平臺為主,合計占比近七成,而省級平臺數量最少,僅1家。
從區域分布來看,發行特殊再融資債金額較多的省份提前兌付的發行人數量也較多。具體來看 ,湖南、廣西、安徽、重慶、貴州、遼寧、吉林這7個省份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金額排全國前10,合計金額達7252億元,超過全國發行規模的一半。其提前兌付城投債的發行人數量也排前10,合計56家,占全國比例近七成。
從債券類型來看,提前兌付的城投債以私募品種為主。本輪提前兌付私募公司債和定向工具分別為415億元和135億元,合計占比65.7%。由于私募債發行成本往往高于公募品種,發行人優先將私募品種提前兌付有利于其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此外,從流通場所來看,超過六成提前兌付的城投債為交易所品種。
此外,提前兌付的城投債以短期限、高成本的為主,有助于發行人優化存量債結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輪“化債”提前兌付城投債約830億元,其中近九成票面利率在5%以上,近一半票面利率在7%以上,成本較高,將這一部分債券提前兌付有利于發行人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并且,其中41.4%為1年內到期及行權,提前進行兌付也有利于發行人改善自身的債券期限結構。
3
關注城投債提前兌付的風險
城投債提前兌付的價格主要分為面值、面值+補償、估值凈價三類,其中面值兌付是本輪提前兌付的主要方式。本輪提前兌付的140只債券中,有103只是以面值進行提前兌付,占比達73.6%,金額為632億元,占比達75.4%。其次是以中債估值凈價提前兌付,數量和金額占比均在10%附近。
城投債提前兌付產生盈利或虧損,主要取決于債券處于溢價還是折價,以及提前兌付的價格。站在投資人的角度,以提前兌付公告日前3個工作日中債估值凈價的平均值作為標準,如果在公告日附近,債券處于溢價狀態,估值凈價大于面值,以面值兌付劣于以估值凈價兌付,投資者會產生資本損失。反之,如果債券處于折價狀態,估值凈價低于面值,那么以面值兌付優于以估值凈價兌付,投資者會獲得盈利。
我們統計了今年以來城投債折價和溢價情況,發現目前城投債溢價規模和占比均已創下新高,若此時以面值提前兌付將為投資者帶來一定資本損失。截至2023年12月29日,溢價城投債規模約14.8萬億元,較今年1月末增長136%,占比也由1月的42.7%提升至92.6%,并且票面利率在5%以上的城投債這一占比更高,達到95%。
因此,站在當前時點,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城投債提前兌付帶來的風險。首先,當前絕大多數城投債已處于溢價狀態,若以面值提前兌付將帶來資本損失,并且從結構上看,票面利率高的城投債當前處于溢價狀態的占比更高。此外,由于2023年以來城投債發行票面利率持續下行,當前仍處于較低水平,提前兌付將讓投資者面臨一定的再投資風險。因此,對于提前兌付可能性較大的區域,我們建議投資者盡量分散持倉,以避免可能帶來的虧損。
根據前文對本輪化債過程中提前兌付城投債特征的梳理,我們對有可能進行提前兌付的城投債進行了總結。首先,需要關注本輪獲取特殊再融資債規模較大的區域,如貴州、天津、云南、湖南、重慶、廣西等。
其次,已經公告提前兌付的債券以私募品種、票面利率在5%以上的債券為主,并且發行人主體評級多為AA及以下。我們篩選出存量債中符合此類特征的城投債,其中,貴州、黑龍江、廣西、遼寧、重慶等符合這些畫像特征的債券金額占比較高,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
政策推進效果不及預期:如果債務化解政策推進不及預期,城投債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估值波動和信用風險將上升。
城投相關政策超預期收緊:如果城投相關政策超預期收緊,疊加還本付息壓力較大,信用風險將上升。
城投平臺發生超預期信用風險事件:如果城投平臺發生超預期信用風險事件,可能導致市場風險偏好下降。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