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最貴ST股*ST左江的暴跌之路仍在繼續,股價從200元的高價俯沖直下到如今的40.8元也僅僅只經歷了不到10個交易日,更讓人揪心的是,陷在“跌停板”里的*ST左江仍不知道何時能等來拯救股價的白馬騎士。
在上周經歷了連續3個20cm跌停后,*ST左江的股價仍在跌停板反復纏斗,本周除周三大幅收跌17.66%外,其余三個交易日依舊是跌停狀態。截至昨日收盤,*ST左江股價退守到40元附近,跌停封單超過8700手,自該股首次跌停以來,短短7個交易日,股價暴跌逾78%。
值得一提的是,該股本周打開一字跌停板后,成交量明顯放大,抄底資金入場博弈的跡象明顯,近四個交易日,該股累計成交金額超過11億元,不過面對迭創新低的股價,抄底資金并未占到便宜。
到底是何方資金敢于在“火中取栗”?深交所披露的數據能一窺端倪。據深交所披露,*ST左江在12月18日至12月21日累計下跌57.84%,跌幅嚴重異常期間,獲自然人累計買入11.05億元,占比97.41%;其中,中小投資者累計買入7.48億元,占比65.99%。機構累計買入0.29億元,占比2.59%。
從龍虎榜數據則能更加細致的看清這四個交易日短線資金對該股的交易情況。周一到周二的龍虎榜數據顯示,游資抄底相對較為積極,招商證券武漢中北路營業部、中金財富湖州仁皇山路營業部、海通證券寧波解放北路營業部是主要買入力量,不過這期間也有不少游資趁機出逃,并且這兩個交易日雖然該股打開了跌停板,但收盤依然是跌停狀態,上述游資似乎撬到了“鐵板”。
周三到周四買入該股的資金則主要換成了散戶,游資“隱身”。有散戶大本營之稱的東方財富證券拉薩的幾個營業部接力“抄底”,但買入力量仍然較弱,這也導致*ST左江周三、周四依然未能走出暴跌的困境。
牛散、私募三季度大幅加倉
雖然*ST左江市值一度高達300億,但支撐股價的底氣卻并不是來自投資機構,公司十大股東主要以自然人為主。公司三季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除了一家投資公司及一家私募外,另外八大股東均是自然人,十大流通股東合計持股比例約57%。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此前發布的三季報顯示,自然人投資者彭國華、印櫻以及私募機構鴻道投資于三季度對*ST左江進行了增倉,其中彭國華的增倉力度最大,增持該股達38.76萬股。
彭國華是知名牛散,于2022年第四季度進入*ST左江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后,連續三個季度加倉,截至三季度末持股占該股流通股比例為4.02%,為公司第六大流通股東。
印櫻三季度增持*ST左江為47600股,自今年二季度新晉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后,印櫻再度加倉該股,截至三季度末,印櫻持股占該股流通股比例為1.21%,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東。
鴻道投資則在今年一季度新晉為*ST左江前十大流通股東,二、三季度連續加倉。截至三季度末持倉90萬股,為公司第八大流通股東。
公司股票存在退市風險
面臨退市風險是壓垮*ST左江股價的最后一根稻草。周三晚間*ST左江發布了公司股票退市風險的特別提示公告,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審慎投資。在公告中,*ST左江披露了兩條公司可能面臨的終止上市風險。
公司截止到2023年第三季度已經實現營業收入3372.21萬元,若公司2023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則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第10.3.10條第一款涉及終止股票上市交易的風險。
公司2022年度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如若保留意見未消除,公司2023年被出具非標準的審計報告,公司則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第10.3.10條第三款涉及終止股票上市交易的風險。
昨日晚間,在*ST左江發布的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公告中,公司再度就公司股票存在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進行提示。
*ST左江在公告中提到,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的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為保留意見,形成保留意見的基礎為公司部分應收賬款會計師未能實施現場訪談,亦未能取得函證回函,無法判斷相關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如該事項導致公司2023年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保留、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此外,*ST左江再次強調了因財務指標不達標面臨的終止上市風險。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