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晚,首爾高尺天空巨蛋體育館迎來了英雄聯盟賽事新的GOAT(Greatest of All Time)。
韓國LCK賽區的T1戰隊以3:0的總比分戰勝LPL賽區的WBG戰隊,奪得了英雄聯盟2023賽季全球總決賽(以下簡稱“S13全球總決賽”)的冠軍。T1戰隊的中單Faker(李相赫)舉起了他人生中第四座召喚師杯。如同S13全球總決賽的主題曲名稱一樣,Faker正式登上了神壇。
今年的S13全球總決賽,“中韓對抗”仍然是俱樂部層面的主旋律。不過,LPL賽區各個戰隊的韓援數量越來越多。The Shy、Ruler和Kanavi等韓國選手也都在各自的戰隊中扮演了比較重要的角色。
過去幾年,拳頭游戲如何維持英雄聯盟賽事的影響力,成為了外界比較關心的話題。拳頭游戲給出了它們的解題方式,那就是改革比賽的賽制。瑞士輪的出現直接提升了S賽的收視率,WBG戰隊對陣T1戰隊的決賽收視率更是創造了新的紀錄。
調研機構Esports Charts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這場決賽海外各個直播平臺的觀賽最高峰值超過了640萬人,成為電競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一場比賽。
決賽收視率創紀錄(圖源:Esports Charts社媒)
S13全球總決賽或許可以看作英雄聯盟賽事的一個重要節點。未來,瑞士輪的賽制可能將進一步提升英雄聯盟賽事的觀賞性。LPL和LCK賽區能否迎來其他賽區更加強力的挑戰,也許是英雄聯盟賽事下一階段的主要看點。
計劃有變,準備奪冠?
和兩年前闖入決賽的EDG戰隊如出一轍,WBG戰隊在很多LPL粉絲眼中扮演了“下狗”的角色。只是沒人想到,這匹“下狗”能在S13全球總決賽中走得那么遠。
作為新浪微博的“親兒子”,WBG戰隊在微博的熱度不可謂不強。#WBG晉級S13總決賽#的話題最高時沖到過微博熱搜榜第二名。截至發稿前,這一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1.7億,討論量也達到了3.5萬。闖進決賽的那一刻或許就是WBG戰隊本屆S賽的高光時刻。
粉絲們對今年S13全球總決賽的預期并不高。兩年前,“LPL是全球第一賽區”還是粉絲們的主流觀點。兩年過去了,S12的總冠軍由韓國LCK賽區的DRX戰隊獲得。而在今年的杭州亞運會上,中國隊在《英雄聯盟》賽事中也只是收獲了銅牌的成績。這兩項賽事的結果交織在一起,很多《英雄聯盟》粉絲在開賽前不敢期待S13全球總決賽的賽果。
不過,比賽的進程也突出一個流量拉滿。LPL共有JDG、LNG、WBG和BLG等四支戰隊打入八強,是所有賽區中入圍八強最多的賽區。剩下四支戰隊中有三支來自韓國LCK賽區,一支來自北美賽區。于是,“計劃有變,準備奪冠”成為了粉絲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賽前,人們眼中的奪冠大熱門還是JDG戰隊。2023年,JDG戰隊幾乎贏下了所有它們參與的比賽。此前,JDG戰隊已經獲得了春季賽和夏季賽的雙冠王以及MSI季中冠軍賽。TGA 2023游戲大選最佳電競戰隊的提名中,JDG成為了《英雄聯盟》賽事中唯一被提名的隊伍。它們距離2023年的大滿貫只差一個S13全球總決賽冠軍。
令人們沒有想到的是,JDG戰隊在半決賽1:3不敵T1戰隊,連續兩年止步于S賽四強。賽后,JDG戰隊的教練Homme向粉絲們道歉,并引咎辭職。之后的故事所有人都看到了,T1戰隊一路挑落三支LPL戰隊,最終獲得了S13全球總決賽冠軍。
鈦媒體App和一些《英雄聯盟》粉絲交流時發現,他們對于決賽的結果有著一顆平常心。當JDG輸給T1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做好了T1奪冠的準備。他們沒有想到的是,LPL四號種子WBG戰隊真的沒有絲毫還手之力,“下狗”逆襲的戲碼終究還是沒有上演。
梳理之前的世界賽成績,沒有人能夠想到WBG戰隊可以沖進決賽。WBG過往最好成績就是進入世界賽八強。更何況,WBG戰隊此次的S13全球總決賽之旅也是慢熱開局。前四輪兩勝兩負一度面臨淘汰邊緣。所幸在最后一輪,WBG戰隊戰勝了LEC戰隊,拿到了八強賽的入場券。
于是,當WBG戰隊以3:0的比分戰勝北美賽區的NRG戰隊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超越了自己。八強、四強、決賽,WBG戰隊都是沒有心理包袱的那一方。只可惜,它們最終還是倒在了絕對實力遠超自己的對手面前。
賽后,騰競體育CEO金亦波在他的朋友圈發文:“十年前和十年后,從新人到大魔王,27歲依然在全球總決賽發揮出色,敬佩Faker,恭喜T1。WBG也辛苦了,對LPL來說,也只有從頭再來,來年再戰!”
支撐戰隊運營背后的資本局
如果給今年的S13全球總決賽找一個贏家,茶百道或許是有力競爭者之一。
今年7月,茶百道官宣WBG戰隊選手The Shy(姜承錄)成為茶百道好茶體驗官。在此之后,每逢WBG戰隊比賽的時候,茶百道就開始為The Shy進行應援。另外,茶百道還會舉辦贈送奶茶的活動,來回饋The Shy的粉絲。
在這次世界賽的過程中,The Shy算是WBG戰隊的靈魂人物。決賽前的三連勝,The Shy被粉絲們看作是比賽勝利的重要功臣。
這種優異發揮在世界賽半決賽時達到了頂峰。比賽當天是The Shy 24歲的生日。解說記得在他的個人微博上表示,沒想到他有生之年還能跟Rookie和Ning王一起看The Shy在S賽亂殺。(Rookie、Ning王和The Shy都曾經是IG戰隊的隊員。)憑借著所謂的“生日buff”,The Shy帶領WBG戰隊戰勝了BLG戰隊。
其實在賽前,茶百道已經為The Shy準備了“橙露啵?!鄙障薅嬈?,并預熱了近兩周的時間。The Shy在生日當天晉級總決賽,茶百道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推廣的機會。茶百道在其官方微博進行了一輪抽獎,獎品是The Shy生日大禮包。這次抽獎最終收獲了5565次轉發。除了抽取生日大禮包,茶百道還推出了全場第二杯半價的活動。
茶百道究竟賣出了多少杯“橙露啵?!??它們沒有對外公布過具體的數字,但一些具體的現象可以證明這次聯動的成功之處。
家住湖南岳陽的小林告訴鈦媒體App,決賽前她想在茶百道點一杯“橙露啵?!?。當她打開茶百道官方小程序時發現,附近門店的“橙露啵?!币呀洀氐资垠馈?/p>
茶百道的營銷活動可以折射出一件事,那就是品牌主對于電競戰隊或者電競選手的贊助熱情依舊不減。今年S13全球總決賽總共有14家官方贊助商。中國區的官方伙伴和特約合作伙伴有5家。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贊助商中少有新面孔,大多數廠商都已經和英雄聯盟賽事合作多年。
俱樂部贊助層面,今年闖入八強的四支LPL戰隊都獲得了冠名贊助商。九號電動在今年S賽開始前冠名贊助了LNG戰隊,趕上了這趟末班車。根據行業媒體統計,JDG總共獲得了15個品牌主的贊助,是四支戰隊中最高的一個。
值得一提的是,俱樂部的經營雖然需要各個品牌主的贊助,但背后的大廠才是各個俱樂部穩定的支撐?,F在進入S13全球總決賽八強的四支LPL戰隊,每家俱樂部都有大廠的背景。京東、李寧、微博和B站等大公司可以給這些戰隊一個比較穩定的依靠。
相比之下,一些中小俱樂部就沒有那么好的命運了。此前知名電競博主涵藝曾經爆料,OMG戰隊99%會解散,管理層嘗試續約留人,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隊內選手此前簽署的是童工合同,打出成績后想要尋求大合同也是人之常情。
涵藝還在一次直播中透露,今年LPL轉會期工資帽降低了15%,降本增效是大部分俱樂部的組隊邏輯,只有少部分頂級選手和潛力明星選手的薪水可能會增長。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那些頂尖選手是否會向頭部戰隊集中,還需要進一步地觀察。
瑞士輪拉動收視率,歐美賽區戰力仍有欠缺
又一年S賽落下帷幕,LPL賽區兩年無緣總冠軍,粉絲們的內心充滿了遺憾。不過,拳頭游戲或許是遺憾更多的一方。LPL和LCK賽區包攬四強,北美和歐洲兩大賽區繼續陪跑。
除了回升的比賽收視率,今年新增的瑞士輪賽制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時間回到今年1月,拳頭游戲官宣2023賽季將進行賽事更新。季中冠軍賽MSI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四大賽區的二號種子也可以參加比賽,參賽隊伍從11支增加至13支。同時,全球總決賽的賽制也進行了大改,分組小組賽被瑞士輪比賽所取代。
瑞士輪比賽總共要打五輪,勝負相同的隊伍將直接進行競爭,直到戰績到達三勝或者三負。新賽制公布后,主流媒體認為拳頭游戲設計瑞士輪賽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比賽的可看性和隨機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賽事的收視率,還能給北美、歐洲、東南亞以及越南等賽區更多比賽的機會。
其實,S12全球總決賽的收視率就已經在走下坡路。根據Esports Charts的數據顯示,S12小組賽階段的平均收視率下降了37%。LCK賽區的韓文流頻道收視率下降了63%。
從結果來看,瑞士輪確實提高了賽事的收視率。Esports Charts統計了今年1/4決賽的收視率,T1對陣LNG的海外峰值觀眾超過300萬,BLG對陣GEN的海外峰值觀眾超過234萬。去年1/4決賽中,收視率最高的比賽是DK對陣GEN,海外峰值觀眾僅為165萬。
然而,瑞士輪比賽即便是加強了比賽的隨機性,卻依舊沒有讓北美和歐洲賽區的戰隊獲得更多競爭力。最后的八強中,LPL賽區占據四席,LCK占據三席,NRG戰隊成了其他賽區僅有的“幸存者”。
事實上,北美賽區部分戰隊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不是打好比賽,而是讓俱樂部穩定運營下去。老牌戰隊TSM就因為贊助商FTX平臺暴雷,不得不將聯賽名額和選手出售。今年5月,北美賽區甚至出現了選手罷賽的情況。
事物的變革終究都需要一個過程。瑞士輪賽制帶回了收視率,曝光度也會隨之增加。這就給了北美、歐洲、東南亞以及越南等賽區戰隊爭取贊助商的機會。未來幾年,LPL和LCK以外的賽區如果能夠實現運營穩定和成績突破,英雄聯盟賽事的商業價值或許會迎來進一步地增長。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