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提出,將形成從火箭、衛星、地面站到終端的全覆蓋產業鏈,形成年產50發商業火箭、600顆商業衛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癎W星載”、“G60星鏈”與超低軌通遙一體化星座或將帶來2萬多的衛星市場需求。
今日,上海市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促進商業航天發展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下文簡稱“《計劃》”)。
《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商業航天跨越式發展為牽引,圍繞衛星制造、運載發射、地面系統設備、空間信息應用和服務等環節,加強衛星通信、導航、遙感一體化發展,推動空天地信息網絡一體化融合。探索星箭一體新模式,構筑技術驅動新格局,建設數智制造新高地,開拓應用示范新場景,引領長三角區域空間信息一體化發展,為航天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其中包括新引進和培育10家商業航天重點企業,培育5家具備科創板上市條件的硬核企業,扶持一批民營“專精特新”優勢企業,實現空間信息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提出形成從火箭、衛星、地面站到終端的全覆蓋產業鏈,將“新一代中大型運載火箭、低成本高集成衛星、智能應用終端”稱作“三大拳頭產品”。形成年產50發商業火箭、600顆商業衛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為目標,提供衛星研制、運載發射、在軌交付與管理鏈式服務模式。推動形成地面站、測運控中心、應用終端等自主建設能力。
與此同時,本次《計劃》提出16項重點任務:
基礎能力建設方面,包括火箭研制發射一體化能力、商業衛星批量化智造能力、地面站和終端系統自主能力、商業星座設計建設運營能力。
技術方面,囊括航天運輸系統關鍵技術攻關(液氧甲烷動力、簡易維護可重復使用、軟著陸飛行控制等);衛星平臺和載荷關鍵技術攻關(衛星高集成一體化、新型相控陣天線等);終端產品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射頻基帶芯片、天線等);星座網絡架構和動態接入關鍵技術攻關。
應用方面,實施數字化轉型示范應用;推動重點行業規模應用;開拓大眾消費應用場景;推進手機直連衛星網絡。
產業生態方面,優化“一體兩翼”空間布局;推動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打造商業航天創新模式;推動衛星數據協同共享,推動建立衛星大數據中心,探索搭建衛星數據交易、數據共享、數據分析與應用一體化平臺。
作為空天一體化網絡新基建,衛星互聯網市場可為用戶提供全空域與全時域網絡通信服務,整體需求逐步彰顯。招商證券11月19日報告指出,2020年9月國內公司申請的GW-A59和GW-2的12992衛星星座計劃及300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超低軌通遙一體化星座計劃,上海市將打造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G60星鏈”,實驗衛星完成發射并成功組網,一期將實施1296顆,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衛星的組網。“GW星載”、“G60星鏈”與超低軌通遙一體化星座或將帶來2萬多的衛星市場需求。
至于本次《計劃》中提到的火箭,特別是液氧甲烷動力、簡易維護可重復使用等航天運輸系統關鍵技術,我國也逐漸具備較強的技術積累。
例如星際榮耀11月完成重復使用液體火箭一級子級方案的正確性;4月天龍二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中國民營液體火箭首飛成功;7月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在發射成功,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
總體而言,民生證券11月17日研報表示,衛星互聯網有望開啟并引領下一輪通信板塊基礎設施建設,當前我國衛星互聯網的發展雖尚處早期起步階段,但發展進程提速顯著。短期來看,前端衛星生產制造環節將有望依托衛星發射進程提速率先受益;中長期維度,隨著技術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下游衛星互聯網應用側相關環節將迎來黃金發展階段。其建議關注信科移動、創意信息、震有科技,同時建議重點關注天銀機電、航天智裝、鋮昌科技、海格通信、普天科技、南京熊貓等。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