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上市公司的增減持動作,往往具有一定的風向標影響。當一批頗具影響力的頭部公司開始采取積極增持或者積極回購的動作時,或意味著市場很快面臨重要的拐點。
包括格力電器、寧德時代等頭部上市公司,開始采取了積極回購的措施,且回購的金額并不小。例如,寧德時代用20億至30億的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已發行的部分股票。又如,格力電器董明珠提議以15億至30億公司自有資金回購公司,并用于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和股權激勵等。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頒布了股份回購的措施,且包括了央企上市公司的身影。一般來說,在市場處于階段性的底部區域時,上市公司的回購意愿會明顯升溫,上市公司密集發布股份回購的動作,或預示著上市公司對自身價值的認可。
不過,在上市公司發布股份回購計劃的背后,有一些細節需要得到確認。
例如,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資金來源,到底是屬于自有資金還是屬于借債資金,兩者之間的差別比較大,上市公司用自有資金進行回購,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自身的財務實力與現金流水平。
例如,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之后的具體用途,也將會對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構成或多或少的影響。在實際情況下,有的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之后,用于股權激勵或者員工持股。有的上市公司則用于股份回購注銷,也有的上市公司把回購的股份列入庫存,以后另有他用。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注銷的舉動,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價值。在美股市場中,有不少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注銷的策略,當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的時候,可以利用財技的手段提升上市公司的自身價值。若上市公司本身處于業績增速健康的狀態,加上股份回購注銷的動作,實際上有著錦上添花的影響。
A股回購潮升級,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到股份回購的隊列之中。接下來,需要觀察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積極性,同時需要觀察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持續性。如果有批量的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注銷的動作,那么將會從一定程度上提升股票的自身價值,并助推A股市場走出回購注銷的上漲行情。
今年三季度以來,A股政策層面頻繁吹暖風,從下調股票印花稅到匯金接連增持,再到央企密集回購,然后到近期增發一萬億的國債等,政策觸底的信號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從頭部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來看,基本上處于估值底部區域,有的核心資產更是處于估值最低位的水平。
在政策底、估值底先后確立的背景下,市場底估計在不遠處。不過,從歷史經驗分析,在政策底、估值底附近進行投資,整體投資風險并不大,3000點下方形成“黃金坑”的概率比較大。不過,市場的投資情緒未必會迅速見底,但當市場投資情緒開始觸底回升之際,估計先知先覺的資金早已抄底,聰明資金總會在市場最悲觀的時候拿到便宜的籌碼。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