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2023年滬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集體路演 央企ESG專場”上,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都透露了加強算力投入的意向;同樣,中國電信日前披露的三季報也顯示,其AI及算力投入持續大幅增長。
中國移動信息披露部副總經理胡宇波表示,中國移動近年已部署相應的智算服務器,公司智算算力已達5.8 EFLOPS,截至上半年,公司自有算力總規模達9.4 EFLOPS,預計年底可2025年達到達到11 EFLOPS——值得一提的是,據券商測算,若中國移動2025年達到20 EFLOPS的算力目標,則預計其未來兩年新增算力復合增速約為29%。
另外,目前中國移動正在規劃建設亞洲最大的智算中心。數據方面,其日新增采集量超5PB,核心數據規模超650PB。
公司在AI方面的總體策略有三點:(1)積極布局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重點推進2B領域企業應用及客服、網絡等領域專用人工智能模型研發。(2)堅持服務公司轉型與賦能經濟社會并重。(3)強化內外聯動,內部組建專門研發力量,外部與業界人工智能領域領先的產、學、研、用機構聯合研發,適時推進投資并購、補齊關鍵能力。
中國聯通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張海濤表示,中國聯通2023年致力打造算力豐富、運力充沛、多云協同、算網一體的算力精品網;2023年安排算力網絡資本開支149億元,同比增加近20%。
其未來規劃主要有三個方面:(1)豐富多級算力供給,結合國家東數西算以及中國聯通“5+4+31+X”算力資源布局,完善多級架構。(2)提升算力輸送網能力,筑牢超強運力、智能開放的全光傳送底座;優化網絡架構布局,打造差異化SRv6承載網絡,強化產業互聯網多云連接生態,構建東數西算低時延平面。(3)優化算網調度體系,對云、網、邊等算網資源具備按需分配和智能調度的能力,滿足不同計算場景對帶寬、時延、算力的需求。
至于三大運營商中的中國電信,三季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其研發費用為73.35億元,同比增長24.0%。中國電信稱,主要由于公司強化科技創新,加大高科技人才引進,圍繞云計算、AI、安全、量子、5G等重點領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核心能力。
中國電信近日也公布了AI算力服務器(2023-2024年)集采中標候選人,共計劃采購4175臺AI服務器,其中使用國產芯片的AI服務器1977臺,占整體采購數量的47.35%,超出市場預期。
華西證券10月19日報告指出,國產服務器的份額和比重顯著增加;進一步來說,下游客戶一般按年度制定預算計劃,下半年有望進入信創訂單釋放期。且信創國產服務器占運營商招標比重正逐年增加,相關運營商信創招標有望落地加速。
總體而言,券商認為我國服務器硬件設備國產化趨勢清晰。一方面,我國的CPU、AI芯片等產品與國際主流產品性能差距快速縮??;另一方面,各領域信創產業建設呈加速和擴大的發展趨勢,應用普及較快。CPU、AI芯片國產化建設節奏有望加快,對相關國產廠商的成長有推動作用。
當前國產AI 算力體系中,國聯證券今日報告指出,具備“芯-端-云”產業鏈閉環的華為“鯤鵬+昇騰”生態和中科系“曙光+海光”產業鏈處于領先地位,創業公司壁仞科技、遂原科技等產業生態也有落地案例。
天風證券補充稱,三季報臨近,建議積極把握三季報績優個股及景氣復蘇方向,關注AI帶來的增量需求在三季報業績中的體現。短期來看,我們建議把握包括衛星互聯網、5.5G、算力租賃等方向中基本面優質個股,中長期我們持續推薦AI算力方向核心受益的優質標的以及高景氣格局好的細分賽道方向。其中AI和數字經濟仍為強主線,未來需要緊抓核心受益標的:ICT設備、光模塊/光芯片、PCB、IDC/液冷散熱、GPT應用、電信運營商(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等相關公司都有望迎來新機遇。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