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首席宏觀分析師 張瑜
聯系人:陸銀波夏雪
核心觀點
近期PPI見底回升、出口價格指數卻繼續下滑,背后是當下PPI的回升主要源自非出口導向型的行業(指出口占比較少的行業,主要包括原油、有色等大宗以及電熱氣水供應業等,價格主要受國際市場定價或者內需影響),出口導向行業的PPI其實仍在下滑。往后看,如果PPI內部的價格修復可以由能源、原材料向制造業下游擴散,出口導向行業的PPI或將回升,帶動出口價格指數的好轉,驅動“價”的因素對出口拉動逐漸凸顯。
報告摘要
一、如何理解PPI和出口價格的背離?
PPI 6月已經見底后持續回升,但出口價格卻于8月再度下滑?;厮輾v史,二者走勢也時有背離。背后主要是漲價的結構問題。PPI分類的權重依據是工業統計中分行業的工業銷售產值,而出口價格指數則以各類商品出口額做權重,所以出口較少的行業,在出口價格指數中的權重相對PPI而言偏低。因此當漲價集中在出口偏少的行業時,我們可能看到PPI回升,出口價格卻繼續下滑。
(一)從歷史經驗可以發現什么?
1、首先,依據出口占比的多少對PPI行業進行分類。
用各工業行業營收作為銷售產值的替代指標計算PPI各行業權重,并利用國民經濟行業→ISIC分類→CPC分類→HS分類的對應關系,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位編碼)對應到HS 4位編碼,計算各行業出口額占比(詳見圖2)。將出口導向行業定義為:出口額占比>工業企業營收占比的行業,共13個,主要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中下游制造業;非出口導向行業定義為:出口額占比<工業企業營收占比的行業,共26個,主要是采掘業,能源、金屬加工業,電熱氣水供應業等。
2、回溯歷史數據的主要發現。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一是,出口導向行業PPI與出口價格指數相關性更好,1996年以來相關系數0.75(同期PPI與出口價格指數相關系數0.67)。二是,當出口導向行業PPI與非出口導向行業PPI偏差較大時,PPI和出口價格指數走勢可能背離。例如,2010年7月左右,PPI同比基本見頂,但出口價格指數卻繼續沖高一段時間,背后是PPI見頂主要源自非出口導向行業的PPI觸頂回落,出口導向行業PPI其實仍在上漲。再如,2018年8月-2019年初,PPI同比持續下滑,但出口價格指數卻在高位震蕩一段時間,背后是非出口導向行業的PPI持續走低,出口導向行業的PPI相對趨穩。
(二)如何理解當下情況?
從這個角度出發,近期PPI見底回升、出口價格指數卻繼續下滑,是由于當下PPI的回升主要源自非出口導向行業,出口導向行業的PPI其實仍在下滑。9月,出口價格已經邊際修復(根據國新辦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發布會,9月出口數量同比7.9%,倒算出口價格同比-8%,8月為-8.6%),或指向出口導向行業PPI的邊際好轉。往后看,如果PPI內部的價格修復可以由能源、原材料向下游擴散,出口導向行業的PPI或將回升,帶動出口價格指數的好轉,驅動“價”的因素對出口拉動逐漸凸顯。
二、進出口分項數據
(一)出口
1、出口走勢:剔除基數效應后的兩年平均增速回升。同比來看,9月的出口同比回升至-6.2%,好于彭博一致預期-8%,前值-8.8%;兩年平均增速-0.9%,前值-1.4%。
2、出口區域:對歐盟、日韓出口降幅明顯收窄。9月,對歐盟、日本、韓國出口同比分別為-11.6%、-6.4%、-7%,分別較8月提升了8、13.7、7.5個百分點。
3、出口商品:化工賤金屬、勞密產品出口降幅明顯收窄,與前期觀察到的PPI持續回升、越南勞密出口回升指向的趨勢一致。9月,化工賤金屬、勞密產品出口同比拉動分別為-0.9%(前值-1.7%)、-1.4%(前值-2.1%)。
(二)進口:以美元計價,9月進口同比-6.3%,彭博一致預期-6.3%,前值-7.3%。環比來看,弱于季節性。9月進口環比2.2%,低于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6.1%。
(三)貿易順差:同比繼續回升。9月,以美元計價的貿易順差同比-6%,前值-13.4%;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順差同比-0.1%,前值-8.4%。
風險提示:價格修復程度不及預期,不同分類標準的對應有誤差
報告目錄
報告正文
一、如何理解PPI和出口價格的背離?
PPI 6月已經見底后持續回升,但出口價格卻于8月再度下滑?;厮輾v史,二者走勢也時有背離。背后主要是漲價的結構問題。PPI分類的權重依據是工業統計中分行業的工業銷售產值,而出口價格指數則以各類商品出口額做權重,所以出口較少的行業,在出口價格指數中權 重相對PPI而言偏低;反之,出口較多的行業,在出口價格指數中權重相對PPI而言偏高。因此當漲價集中在出口偏少的行業時,我們可能看到PPI回升,出口價格卻繼續下滑。
(一)從歷史經驗可以發現什么?
1、首先,依據出口占比的多少對PPI行業進行分類。
用各工業行業營收作為銷售產值的替代指標計算PPI各行業權重,并利用國民經濟行業→ISIC分類→CPC分類→HS分類的對應關系,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位編碼)對應到HS 4位編碼,計算各行業出口額占比(詳見圖2)。將出口導向行業定義為:出口額占比>工業企業營收占比的行業,共13個,主要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中下游制造業;非出口導向行業定義為:出口額占比<工業企業營收占比的行業,共26個,主要是采掘業,能源、金屬加工業,電熱氣水供應業等,價格受內需或者國際市場定價影響。
2、回溯歷史數據的主要發現。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一是,出口導向行業PPI與出口價格指數相關性更好,1996年以來相關系數0.75(同期PPI與出口價格指數相關系數0.67)。二是,當出口導向行業PPI與非出口導向行業PPI偏差較大時,PPI和出口價格指數走勢可能背離。例如,2010年7月左右,PPI同比基本見頂,但出口價格指數卻繼續沖高一段時間,背后是PPI見頂主要源自非出口導向行業的PPI觸頂回落,出口導向行業PPI其實仍在上漲。再如,2018年8月-2019年初,PPI同比持續下滑,但出口價格指數卻在高位震蕩一段時間,背后是非出口導向行業的PPI持續走低,出口導向行業的PPI相對趨穩。
(二)如何理解當下情況?
從這個角度出發,近期PPI見底回升、出口價格指數卻繼續下滑,是由于當下PPI的回升主要源自非出口導向行業,出口導向行業的PPI其實仍在下滑。9月,出口價格已經邊際修復(根據國新辦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發布會,9月出口數量同比7.9%,倒算出口價格同比-8%,8月為-8.6%),或指向出口導向行業PPI的邊際好轉。往后看,如果PPI內部的價格修復可以由能源、原材料向下游擴散,出口導向行業的PPI或將回升,帶動出口價格指數的好轉,驅動“價”的因素對出口拉動逐漸凸顯。
二、進出口分項數據
(一)出口:兩年平均增速回升
1、出口走勢:剔除基數效應的兩年平均增速有所改善
出口增速回升,升幅超彭博一致預期,剔除基數效應的兩年平均增速也有改善。以美元計價,同比來看,9月的出口同比回升至-6.2%,好于彭博一致預期-8%,前值-8.8%;兩年平均增速-0.9%,前值-1.4%;環比來看,超季節性上漲,9月出口環比5%,大致位于2000年以來同期的中位水平,好于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3%。
2、出口區域:對歐盟、日韓出口降幅明顯收窄
第一,按照我們的出口分析框架,將主要貿易伙伴分為“新三大”和“舊三大”。9月新舊三大貿易伙伴出口增速均有回升。對舊三大出口的回升主要來自歐盟,對新三大出口的回升則源自俄、非、中西亞的普漲。
第二,對歐盟、日韓出口降幅明顯收窄,除了基數因素外,可能還受到價格因素的影響。9月,對歐盟、日本、韓國出口同比分別為-11.6%、-6.4%、-7%,分別較8月提升了8、13.7、7.5個百分點;剔除基數效應的兩年平均增速也有所回升,9月分別為-3.4%(前值-5.5%)、-0.5%(前值-7.3%)、-0.4%(前值-5.3%)。價格因素可能影響較大,原因在于,對歐日韓的化工與賤金屬(受價影響較大)出口偏多。
第三,對東盟出口降幅擴大(9月為-15.8%,8月為-13.4%),主要是受基數效應影響,兩年平均增速仍在回升(9月為4.4%,8月為4.1%)。
3、出口商品:化工賤金屬、11類主要耐用品、勞密產品出口降幅明顯收窄
化工賤金屬、11類主要耐用品、勞密產品出口降幅明顯收窄。9月,化工賤金屬、11類主要耐用品、勞密產品出口同比拉動分別為-0.9%(前值-1.7%)、-0.8%(前值-1.5%)、-1.4%(前值-2.1%)?;べv金屬、勞密產品出口的邊際改善,與前期觀察到的PPI持續回升、越南勞密出口回升指向的趨勢一致。
(二)進口:回升幅度符合預期
1、進口走勢:繼續回升,幅度符合彭博預期
9月進口增速繼續回升,符合彭博一致預期。以美元計價,同比來看,9月進口同比-6.3%,彭博一致預期-6.3%,前值-7.3%。環比來看,弱于季節性。9月進口環比2.2%,低于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6.1%,也低于同期中位數5.1%。
2、進口區域:自歐盟、日韓、加拿大進口改善最明顯
本月,我國自多數主要貿易伙伴進口明顯改善,其中,從歐盟、日韓、加拿大進口改善最明顯,9月,對進口的同比拉動分別為0.1%(上月為-0.6%)、-2.1%(上月為-2.7%)、-0.04%(上月為-0.6%)。
3、進口商品:機電中間品(其他機電品)進口大幅改善
本月,分商品大類看,機電中間品(其他機電品)進口大幅改善。9月,其他機電品進口同比拉動-0.6%,上月為-1.5%。其中,二極管及類似半導體器件對進口同比拉動提升0.1個百分點至-0.2%。
拆分量價來看,鐵礦、銅材價格增速回正;油品進口數量增幅收窄。9月,鐵礦砂及其精礦、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價格同比分別為2.5%(上月為-3.9%)、4.9%(上月為-2.2%);成品油、原油進口數量同比分別為84.4%(上月為86.8%)、13.7%(上月為30.9%)。
(三)貿易差額:貿易順差同比繼續回升
貿易順差同比繼續回升。9月,以美元計價的貿易順差為777.1億美元,同比-6%;前值為682億美元,同比-13.4%。9月,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順差為5587億元,同比-0.1%,前值為4868億元,同比-8.4%。
具體內容詳見華創證券研究所10月14日發布的報告《【華創宏觀】如何理解PPI和出口價格的背離——9月進出口數據點評》。
(來源金融界)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