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少鵬
碳酸鋰價格的持續下跌再次讓市場感到悲觀。根據上海鋼鐵聯合會10月10日的數據,當天電池級碳酸鋰的平均報價為17.85萬元/噸,比6月中旬的31.5萬元/噸下降了40%以上。據統計,17.85萬元/噸的報價創下電池級碳酸鋰的新低。
“自9月份以來,鋰價格大幅下跌。目前,除了正常供應長期協會客戶外,銷售工作基本暫停,庫存不多?!安馗竦V業旗下藏格鋰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碳酸鋰價格再次下跌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該人士告訴《上海證券報》,目前公司電池級碳酸鋰的實際成交價格為17萬元/噸,因為鹽湖鋰提升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目前的價格仍然盈利,但利潤水平有所下降。
與鹽湖鋰提升企業相對“冷靜”不同,由于市場報價接近生產成本線,江西鋰云母鋰提升企業有強烈的“相當價格”意愿。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西宜春許多碳酸鋰制造商通過減產“相當價格”,部分企業已明確通知下游客戶,價格低于18.5萬元/噸。
需求不足 庫存沒有承壓
對于鋰鹽制造商來說,碳酸鋰價格的懸崖式下跌仍在我們面前。與之前的下跌不同,許多制造商似乎已經準備好再次降低碳酸鋰價格。
“目前的價格是來回波動。我們的策略是在高位多發貨,在低位少發貨,甚至不發貨?!睂τ诮谔妓徜噧r格再次走弱,藏格鋰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能做的就是盡量降低庫存水平,不要讓高庫存成為負擔。
該負責人透露,目前藏格鋰業碳酸鋰日產量保持在40噸以上,生產節奏可能保持到10月底。
“目前,除了長期協會的客戶外,銷售工作基本上已經停止了。”該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由于9月前銷售相對穩定,庫存下降,最近價格繼續下跌,公司直接放棄了分散訂單的銷售,目前對生產經營影響不大。
鹽湖鋰提升企業的“硬”來自于其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即使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繼續下跌,每噸3萬元以上的鹽湖鋰提升企業仍然有利可圖,但利潤越來越少。
青海鹽湖提鋰龍頭鹽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面對鋰價的下跌,公司的生產并沒有停止。記者從鹽湖股份了解到,公司藍科鋰業員工目前正常值班。據統計,國慶假期藍科鋰業碳酸鋰日產量穩定在135噸,8天假期累計產量1090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0%。
鹽湖股份有限公司告訴記者,近期碳酸鋰銷售正常進行。根據之前的計劃,公司預計今年將生產3.6萬噸碳酸鋰,銷售4萬噸碳酸鋰。
與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鹽湖鋰提升企業相比,影響最大的是江西鋰云母鋰提升企業。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西原材料加工碳酸鋰企業成本幾乎為15萬元/噸以上,如果價格進一步下跌,大多數企業將做“虧損業務”。
記者在接受采訪時了解到,目前江西大部分碳酸鋰廠商在銷售端都按下了“暫停鍵”,庫存保持在較低水平。江西宜春一家碳酸鋰企業告訴記者,由于鋰云母提鋰成本高,鋰精礦等原材料需要外購,目前各企業都有強烈的減產意愿。
供給側“挺價”意愿強烈
最近鋰價格的持續下跌與下游需求疲軟有關,而動力電池側需求疲軟與夏季碳酸鋰產能的充分釋放密切相關。供需關系的進一步緩和使動力電池企業沒有“準備更多商品”的計劃,下游制造商對補充態度謹慎。
根據上海有色網數據,8月份國內碳酸鋰產量46701噸,比7月份增長1387噸,環比增長4.93%;碳酸鋰需求量為58232.07噸,比7月份減少2643噸,環比減少4.34%。
面對供過于求的預期,碳酸鋰市場再次坐上了“過山車”。面對碳酸鋰價格的再次下跌,一些企業通過減產、維護等方式表現出了“相當高的價格”的立場。
以國內鋰鹽生產商志存鋰業為例。9月底,該公司宣布將在9月29日至10月25日期間對部分基礎設備進行維護。預計維護將導致該公司在10月份減少約3000噸碳酸鋰的產量。盛信鋰能也于9月下旬發出通知。公司致遠鋰鹽廠將對生產線進行正常維護,具體時間根據生產線確定。
江西宜春某碳酸鋰生產企業高管告訴記者,他所在的企業最近也在生產端安排了減產,并對零散訂單的價格提出了明確要求,低于18.5萬元/噸將免談。
面對上游強烈的“挺價”意愿,業內普遍認為,近期碳酸鋰價格下跌有望緩解。支撐鋰價止跌的原因有三個。
首先,碳酸鋰價格跌破18萬元/噸后,或者已經突破了很多以鋰礦為主的鋰鹽公司的成本線。為了保持價格,這些企業不愿意低價出貨。
其次,隨著冬季的臨近,青海和西藏鹽湖的鋰鹽產能將大幅下降,這可能會給鋰價格的看漲帶來一定的支撐。記者從青海鹽湖鋰生產廠家了解到,11月以后,青海鹽湖產能利用率將普遍降至60%。
最后,鋰精礦和其他原材料的價格最近出現了停止下跌的跡象。”原材料的價格沒有下降,總是不能虧本出售?!碧妓徜嚿a企業告訴記者,鋰精礦的每噸成本約為11萬元,最近價格沒有再次下降。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