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登陸小學依托“智能作業”平臺,優化學生作業管理,實施減負增效。教師利用大數據分析輔助教學,將“智能課堂”與自身教學完美結合,打造輕負高效、自主探索的“登陸”課堂,幫助學生成長。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準確地向學生推送作業。學生可以在“智能作業”平臺上查看自己的錯誤問題,通過觀看微課獨立學習,構建最合適的學習方式,減輕家長的輔導負擔,使學習更有效。
近日,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基礎教育平行論壇上,江西省教育廳廳長郭杰忠介紹了江西省“智慧作業”平臺的探索與實踐。江西省“智慧作業”入選教育部“雙減”十大典型案例和江西省首批數字技術應用場景“產品清單”,被列為南昌市建設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三大特色項目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記者在江西采訪中看到,教師使用智能筆糾正家庭作業,學生家庭作業中的錯誤問題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實時形成獨家錯誤問題集。這些操作可以在江西的“智能家庭作業”系統中實現?!爸悄芗彝プ鳂I”被賦予了“學生免費輔導、教師有效助理、管理部門有力員工”的三個身份。
江西省委、省政府把“雙減”作為重大民生工程,高度推進,圍繞作業管理、課后服務、校外培訓治理等提出了24項具體措施。江西省教育廳抓住機遇,搭建“智慧作業”平臺。作為實施“雙減”的重要舉措之一,江西省教育廳探索在“供給側”增加優質教育資源,運用數字信息技術優化學生作業設計,實現學生、教師、教育行政部門的“減負增效”。
記者了解到,在傳統的家庭作業模式下,很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改進。學生成績相同但知識點薄弱,學習問題難以解決,“智慧家庭作業”應用于課前、課堂、課后三個階段,逐一解決教學問題,突破學習困難,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高效的“目標家庭作業”,繪制學生學習“動態肖像”,幫助教師明確教學重點,幫助學校實現分層教學,幫助教育行政部門掌握區域學習情況和教學進度,為“減輕負擔”提供新的途徑,讓家庭作業更好地發揮教育功能。
輔導孩子做作業是很多家長面臨的難題。江西省教育廳積極協調出版、電信運營等部門的支持,依托移動、聯通、電信、廣播電視四大運營商,將現有的家庭電視互動機頂盒在線升級為“人人通”學習機,準確推送學生錯題微課回家。在家里,學生可以通過電視觀看自己的錯題集和微課,實現自主學習和名師輔導,大大降低了家長和學生對校外培訓的需求。江西省教育廳組織全省優秀中小學一線名師,共同開展“智慧作業”配套微課資源的研發錄制。目前,全省共有近11.9萬名教師參與了智慧作業微課建設,已完成配套作業微課63.2萬余節,涵蓋義務教育全學科、全學科。
“智能家庭作業”的分層家庭作業設計系統幫助教師進行個性化家庭作業設計,幫助教師快速了解班級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準確分析學生的薄弱知識點,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重構教學過程,使教師能夠進行準確、個性化的教學。教師通過智能家庭作業教師微課堂自我總結反思、自學成長,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早在2019年,江西省教育廳就發布了《關于全省中小學全面使用“智能作業”的通知》。2020年,南昌市青云譜區引進應用“智能作業”,搭建學術大數據平臺,開辟教育信息化新路徑,打造“智能作業”平臺首個區域模式。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可以將學習情況的大數據應用到教育領域,實現動態質量管理,促進教育決策的科學化。
在江西各地的校園里,信息手段被廣泛應用于課堂安排、學習情況分析、數據統計分析等工作中。江西基本建立了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立了“江西教育云”服務平臺,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提供云服務和應用服務,建立了全省統一的終身學習賬戶體系,通過學習賬戶,全省師生可以跨學校、跨區域調用資源,滿足師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2022年4月,江西入選全省9個試點省。截至2022年底,全省智能教育平臺總訪問量達到2400萬人次。
如今,江西省中小學正在探索通過“網線、屏幕、在線平臺”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2019年底,全省133個市、縣(市、區)、開發區(高新區)100%建成教育網絡,全省所有學校均接入教育網絡;2020年,實施“優質班級”建設。全省18萬多個中小學班級配備了技術合格、可控的多媒體終端設備。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大規模、低成本、高效地造福全省每一位師生。
截至目前,江西省“智慧作業”正常使用300多萬學生,近11.9萬教師參與智慧作業微課建設,已完成63.2萬多個配套作業微課,涵蓋義務教育階段,使用學校作業減少三分之一,學生作業減少,時間縮短,準確性顯著提高,江西“智慧作業”探索了一條新的“雙減”之路。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