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和領導各族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全面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眻蟾婷鞔_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和戰略支持。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服務于國家現代化進程,使命光榮,責無旁貸。因此,高校應集中精力整合資源,加強合作,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以高質量的發展撰寫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答案。
高校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努力培養承擔民族復興責任的新時代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等教育與時俱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力更生、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努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集世界人才。”高校要圍繞道德修養的根本任務,依托一流學科和專業,針對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創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加快超常規培養國家稀缺人才,繼續培養一批熱愛黨、報國、素質過硬、視野開闊、能力過硬的拔尖創新人才。
高校要堅持“四個方向”,服務“大國”,全面完善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持。高校是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是國家戰略科技的重要力量,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高校要堅持“四個方向”,聚集整合優勢資源,積極深化基礎研究,打造“國家重工具”,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基礎研究投資,優化支出結構;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原創主導重大科技突破,突破“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明確提出“完善新國家體系,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高校應積極探索新的組織科研模式和機制,更有效地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做出最大貢獻。要繼續開展改革試點工作,以“小切口”推進“大突破”,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成果轉化路徑和運行模式,努力形成更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標志性成果。
高校要堅持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推動高質量對外開放發展。教育繼承過去,創造現在,創造未來,是促進人類文明共同進步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在教育對外開放中發揮著基礎性、全球性和先導性的重要作用,對促進世界各國互信合作、互利共贏、交流互鑒產生了重要影響。高校要把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重要責任,肩負起促進對外交流開放的時代使命,為人類社會進入現代知識體系新階段、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充分發揮高校在民間外交中的作用,在世界上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目前,中國已經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高校要自覺服務黨的中心任務,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建設大局,以高質量的發展書寫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答卷。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