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節的來臨,許多人都在尋找快速、有效的治療藥物。在這其中,瑪巴洛沙韋(Xofluza)曾一度被譽為“流感神藥”,被許多人寄予厚望。它在網絡上被熱烈討論,成為不少家庭防治流感的首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警示信號浮出水面,顯示這款藥物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完美,甚至可能帶來更大的隱患。
銷售不振背后的真相
瑪巴洛沙韋的起步非常亮眼。它由日本鹽野義制藥公司研發,羅氏制藥參與全球推廣。2018年,它在日本率先上市,并在2019年達到了約1億美元的銷售額,之后在日本銷售額快速下滑??墒?,這一輝煌的成績背后,卻掩蓋了銷售下滑的事實。從2022年起,它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創下銷售高峰,之后開始銳減,2024年上半年更是暴跌至400萬瑞士法郎。
圖1:瑪巴洛沙韋(Xofluza )銷售額走勢圖(數據來源:2019-2024H1羅氏制藥年度報告)
圖2:全球抗流感病毒藥物日服用劑量圖(數據來源:IQVIA)
這款被吹捧為“神藥”的藥物,似乎在兩個重要市場——美國和日本遭遇了冷遇。令人更加震驚的是,羅氏制藥的年報顯示,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瑪巴洛沙韋的全球市場收入,大多數都來自中國。這一現象值得深思,尤其是在面對瑪巴洛沙韋顯著的銷售下滑和日益嚴重的耐藥性問題時。
不容忽視的耐藥性隱患
對于一款被廣泛宣傳為流感“神藥”的藥物,瑪巴洛沙韋的耐藥性問題卻被低估了。從2019年開始,日本便報告了該藥物在嬰兒和兒童中的耐藥性突變,且這些突變株能夠通過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瑪巴洛沙韋的耐藥性問題已經蔓延至更廣泛的人群。
2024年,來自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報告再次揭示了瑪巴洛沙韋的耐藥性風險:約4.5%的兒童在使用該藥物后,病毒對藥物的敏感性明顯下降。這一數據表明,藥物濫用或誤用可能加劇流感病毒的耐藥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治療手段逐漸失去效果。
過度依賴帶來的危險
在中國,瑪巴洛沙韋成為了流感治療中的“熱門藥物”。雖然它在國內市場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推崇,但過度依賴和濫用的風險不容忽視。耐藥性病毒的出現,不僅意味著藥物失效,也可能加速流感病毒變異,最終導致公共衛生安全受到威脅。令人憂慮的是,瑪巴洛沙韋在中國的廣泛使用,可能會讓耐藥性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甚至成為未來流感防治的“攔路虎”。
更為嚴重的是,瑪巴洛沙韋的耐藥性并不只是在極少數人群中出現。隨著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耐藥病毒株的傳播風險愈發嚴重,甚至可能對全球流感防治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不能忽視的現實
瑪巴洛沙韋的出現,無疑給流感治療帶來了新的選擇。然而,我們不能因一時的熱度而忽視藥物使用中的潛在危害。它的耐藥性問題,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推進,愈發引人關注。流感藥物的使用應當謹慎,并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任何一種藥物的廣泛使用都可能帶來不可預見的后果,瑪巴洛沙韋正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面對耐藥性問題,必須意識到——流感藥物的有效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病毒的變異而變化。過度依賴單一藥物,無視耐藥性風險,可能會讓我們在流感防治的路上走得更遠,但也可能讓我們離解決問題的目標越來越遠。
社會各界應當更加理性地看待瑪巴洛沙韋及其他流感藥物。藥物的使用不應當成為一時的跟風,而應當以科學的態度進行指導和管理。只有通過科學的研究、合理的藥物使用及有效的公共衛生政策,才能有效應對流感病毒的挑戰,避免“神藥”變“隱患”。
流感防治,是一個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的長期過程。不應只依賴單一的藥物,而應通過綜合手段,強化免疫力、合理治療,最終實現健康的防護?,敯吐迳稠f的教訓,正是提醒我們,在追求治療效果的同時,更應關注藥物背后的潛在風險,避免因濫用藥物而陷入更深的困境。
(數據來源:羅氏制藥、IQVIA、AAP、Emerg Infect Dis、Nat Microbiol、Antiviral Res)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