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0日,特斯拉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帶來單季度最高生產、交付和營收紀錄,營收達249億美元(約合1800億元人民幣),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已連續盈利16個季度。“我對特斯拉的長期價值有著非常高的信心”。特斯拉CEO馬斯克財報電話會上回答股東提問時指出,未來特斯拉的市值有望達到現有規模的5倍、甚至是10倍,“我強烈認為,特斯拉擁有長期投資的價值?!?/p>
根據最新財報內容,特斯拉二季度全球共計交付電動車超46.6萬輛,同比增長83%;總收入約249億美元(約合18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凈利潤約27億美元(約合195.1億元人民幣)。此外,特斯拉研發費用支出9.43億美元(約合68.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相當于數家造車新勢力研發費用之和。
此外,該季度,備受期待的Cybertruck正在生產候選版本車輛,并將按計劃在今年展開首批交付;特斯拉Dojo計算機將于本月開始生產,更快、更便宜的神經網絡訓練即將到來,特斯拉Autopilot自動駕駛團隊就有更大的機會迭代出新的版本方案;特斯拉儲能裝機量同比增長222%,提高到3.7GWh,太陽能產品裝機量達66MW。
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還回答了關于特斯拉的多個問題,并表示Model Y是第一季度全球最暢銷車型,也是今年截止目前(5月最新數據)歐洲最暢銷車型。
一、核心數據:總營收達18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交付電動車46.6萬輛,研發支出近70億元人民幣
2023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生產、交付和營收等方面,都創下了新紀錄:總營收達249億美元(約合18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GAAP凈利潤為27億美元(約合195.1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率為9.6%;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達46.6萬輛,同比增長83%。
此外,特斯拉研發費用支出9.43億美元(約合6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
解讀:
正如特斯拉在財報中所指出的,“從許多方面來講,(對于特斯拉而言)2023年第二季度都是創紀錄的?!?/p>
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范圍內共計生產電動車479,700輛,交付466,140輛,分別同比增長86%、83%,遠超市場預期。同時,繼第一季度登頂全球最暢銷車型成功之后,Model Y還是今年截至目前(基于截至5月份的最新數據)歐洲所有車型中最暢銷的車型。
“在任何種類的車型,包括售價要低得多的車型中,Model Y都是銷量第一。這是特斯拉團隊取得的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
國內方面,特斯拉中國今年上半年一舉攬獲了三個“銷冠頭銜”——乘用車型交付第一、豪華轎車交付第一、豪華品牌交付第一。按照乘聯會口徑計算,上海超級工廠上半年已累計交付超47.6萬輛中國制造電動車,是特斯拉重要的出口中心。今年七月開始,上海超級工廠開始面向韓國出口Model Y后輪驅動版。
暢銷背后是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帶來的行業領先的產品力。在特斯拉看來三電系統(電機、電池、電控)才是電動車的核心。特斯拉電機擁有更高的電機效率,可達95.6%,且耐久性超過120萬公里,“幾乎不需要保養和維護”。
官網數據顯示,Model S Plaid搭載三電機Plaid動力總成,全輪驅動下達到1020馬力峰值功率、2.1秒零百加速能力和322km/h的極速;而Model X Plaid不僅擁有同樣1020馬力的峰值功率,還以在優秀的車身風阻設計加持下,以SUV車型跑出了2.6秒的零百成績。
特斯拉中國日前宣布,7月7日起,復購或通過好友引薦下訂Model 3/Y并提車,購車人即可獲得用于抵扣車輛尾款的3500元引薦獎勵,同時還可享有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EAP)90天免費試用權。作為引薦人,倘若引薦好友成功提走Model 3/Y,也能獲得7000積分,可兌換超級充電里程額度、Model Y兒童學步車等精選好物。除了Model 3/Y的最新政策外,特斯拉此前還上線了針對Model S/X車型的迄今力度最大的現車激勵及引薦禮包。
毫無疑問,無論是全球熱銷的Model 3與Model Y,還是電動車標桿之作Model S與Model X,都迎來最佳入手時機。
二、FSD里程達4.83億公里,正初步嘗試洽談開放;超級計算機Dojo本月投產,未來一年還為其將投入約72億人民幣
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e,完全自動駕駛)測試版系統的總行駛里程,已達到行業前所未有的3億英里(約4.83億公里),并將隨著測試用戶規模的擴大實現指數增長,將很快達到數十億英里,乃至數千億英里。
此外,特斯拉認為要實現大規模的車輛自動駕駛,需要四大技術支柱:超大型真實世界數據庫、神經網絡訓練、車輛硬件和車輛軟件。特斯拉正在自主開發每一個支柱。隨著本月Dojo計算機的投產,更快、更便宜的神經網絡訓練將成為現實,特斯拉Autopilot自動駕駛團隊就有更大的機會迭代出新的版本方案。
解讀:
在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再次表示,很樂意授權自動輔助駕駛(AP)、完全自動駕駛(FSD)等技術的軟件和硬件給有需要的公司,并表示正在為此“和一家大型車輛制造商進行初步的討論”。
一直以來,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都被媒體稱作“行業天花板”。在馬斯克看來,自動駕駛是交通領域的重大變革,自動駕駛是“非常有用的、超越時代的”技術,能讓人們的出行更輕松安全,同時也會讓電動車的使用率大大增加。不久前,特斯拉發布的《2022影響力報告》內容顯示,特斯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讓行車安全達到美國平均水平的 8.5 倍。
據悉,目前,完全自動駕駛能力測試版(FSD Beta)比人類駕駛更安全,比手動駕駛更平穩。而隨著FSD的開放帶來的大規模車輛數據,FSD將繼續指數級提升,將來,會比人類駕駛安全10倍以上。
在AI領域深耕的特斯拉,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高效率的芯片與超強算力可以更好地為自動駕駛服務,同時也能為人型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強大助力。作為一家硬核的科技公司,特斯拉將以超級計算機Dojo引領行業發展。
“未來一年,我們將花費約10億美元(約合72.3億元人民幣)在Dojo項目上,主要用于獲取大量視頻數據對Dojo進行訓練。”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每年大約有一百萬人死于汽車事故,所以我們希望盡快實現盡可能完美的安全性。”
三、Cybertruck候選版車輛正在生產,全球工廠產能持續提升
得州超級工廠Cybertruck候選版車輛正在生產,作為一款飽受關注的劃時代產品,Cybertruck擁有超強的外骨骼結構,具備多功能性的同時還能兼顧性能與效率,也即將開啟電動皮卡新篇章。該車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啟交付,有望成為和Model Y一樣廣受歡迎的車型。
解讀:
據介紹,Cybertruck 將是第一輛低于19英尺(約5.8米,是特斯拉認為適合放入車庫的尺寸)、且同時擁有四個車門和 6 英尺(約合1.8米)以上車廂的皮卡。特斯拉在財報中指出,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結構上,這款車都將突破許多界限,“這非常符合我們對車輛工程和制造的看法?!?/p>
皮卡對于經常戶外游玩或者看重汽車裝載能力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不錯選擇。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皮卡在國內逐漸被解禁以及電動化的加持,將為中國用戶創造更多的生活方式。
工廠整體產能方面,特斯拉將在第二季度創下了新的產量紀錄歸功于新工廠不斷提升的產能以及上海超級工廠與弗里蒙特工廠的強勁表現。在得克薩斯超級工廠,除了Model Y產能的持續提升外,還在為Cybertruck的生產進行設備安裝。第二季度,特斯拉還首次在德國的生產了標準續航版Model Y車型。
據馬斯克在財報會上介紹,目前在得克薩斯超級工廠,4680電池生產線的產量在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80%,總產量超過了1000萬。
原材料方面,特斯拉財報表示,未來還將繼續在美國提升陰極材料生產和鋰精煉能力。今年5月,在美國的正式動工的特斯拉鋰精煉廠或將是未來的主要原材料產能來源。
國內方面,上海超級工廠依然是特斯拉的主要的出口中心,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到40秒就可以下線一臺車,且零部件本土化率已高于95%。
四、儲能業務增長222%,裝機量達3.7 千兆瓦時;充電網絡將進一步開放
第二季度,特斯拉儲能裝機量同比增長222%,提高到3.7千兆瓦時,再創新高度。加州拉斯羅普儲能超級工廠距離滿負荷生產的40千兆瓦時仍有很多提升空間。
同時,計劃于2023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的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項目也必將成為特斯拉可持續能源進程中的又一重要助益。此外,第二季度,特斯拉服務和其他板塊所創造的營收和毛利也都令人驚喜。
解讀:
目前,Megapack在全球范圍內繼續顯示出強勁的需求,為此,特斯拉正在快速提高產能,以滿足目前的訂單量。
可再生能源的未來有賴于大規模儲能。特斯拉Megapack可以支持高達千兆瓦時規模的低成本、高密度公用事業及商業項目。目前,特斯拉Megapack系統正持續助力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全球多國發展新能源,并逐漸成為世界范圍內廣受歡迎的儲能產品。
按照馬斯克在股東大會的預測,特斯拉儲能業務將和電動車業務同樣高速增長。特斯拉將進一步為更多家庭、企業、社區使用清潔能源提供便捷可行的方案。
此外,在特斯拉看來,第二季度還是屬于超級充電業務的季度。包括福特公司、通用公司、梅賽德斯公司、日產公司、Polestar、Rivian、沃爾沃公司和Electify America在內的許多公司已宣布在其北美產品中采用NACS標準——即特斯拉十年前開發的充電標準。
特斯拉預計將在2024年進一步開放充電網絡,這一舉措將推動市場更快地從燃油車向電動車轉變,更大的可尋址車隊規模也將使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網絡獲得更快增長。
隨著充電網絡的進一步開放,Dojo項目的落地和完全自動駕駛(FSD)技術的完善和開放,不止未來特斯拉的車主將得到更好體驗,整個行業也勢必在特斯拉這條鯰魚的攪動下得到更好的發展,可持續能源的時代勢必將加速到來。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