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團于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圓滿落幕。
集團經營總收入達1703.7億元,利潤總額達14.8億元,經濟形勢穩步好轉。
全年糧食總產量達463.1億斤,播種面積4486萬畝,創歷史新高,連續11年糧食生產超過400億斤,迎來“十八連豐”——牢牢穩定“中國飯碗”。
“數字農服”APP正式上線,注冊用戶超過50萬,土地承包系統實現墾區全覆蓋——數字農業蹄快速穩定。
“北大荒”品牌價值達到1439.85億元,17年間增長80倍,位居“世界500強品牌”第412位,品牌價值再創新高。
北大荒全面深化改革后,發展活力強勁,高質量發展特征逐漸顯現。
這背后是“1213”優質發展工程體系的強大驅動力,其中“綠色智能廚房、雙控一服務、一體兩翼、三庫一中心”沿著黑土地延伸到農業航母,就像“高速公路”一樣。
“雙控一服務”夯實農業基礎,鞏固大基地
面對新時期各種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層出不窮的新形勢,如何將各種生產經營主體緊密聯系起來,更好地促進小農業生產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聯系,是新時代賦予北大荒的新命題。
集約化管理、大規模管理、標準化種植、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發展..“雙控一服務”只是將產業公司、農業經營實體、生產基地和種植戶連接到整個農業產業鏈中的一個紐帶。
2021年,肥料集團運營率為95%,種子集團運營率為92.2%。航空化工作和農業機械納入集團運營,農業貸款助手在線開放,北大荒農業投資產品集團運營監管機制不斷完善,體系進一步完善,使生資統一供應和糧食統一更加順暢。
北大荒集團深知“只有規模大了才能看到效益”。只有通過大規模運營,才能牢牢掌握話語權,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和種植者的效益。
“這多賣了15萬,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遜克農場第四管理區種植戶陳旭告訴記者,過去他們最害怕的是糧食剛賣完糧食價格就漲。現在有了“二次點價”的銷售方式,種植者賣完糧還能找到“后賬”。
2020年,北安分公司統一銷售糧食116.3萬噸,統營率達到62%。大規模經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分公司在糧食市場上有一定的話語權,種植戶每畝收入直接增加18.5元。
"墾區集團運營種子16萬噸,農業機械210臺(套)、農業化學品2049噸,協調機車在當地收獲,整地面積超過350萬畝;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1080萬畝(次),實現玉米畝增產200斤,大豆畝增產33斤。北大荒農服集團作為“雙控一服務”的主體,在運營的第一年,銷售收入達到34億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一組數據的匯聚,印證了農業投資產品統一供應、農產品統一運營、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模式的前瞻性全面推廣。具有北大荒特色的“雙控一服務”模式,正以墾區為中心,向周邊乃至全國輻射,北大荒農業產業鏈不斷向兩端延伸。
“一體兩翼”提升價值鏈,打造大企業
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如何擺脫單一傳統原材料供應商的角色,關鍵在于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和價值轉換。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北大荒完達山乳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贝蠡耐赀_山乳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利表示,“完達山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全線產品迭代升級。自2020年以來,公司推出了近100款新產品,為公司銷售業績的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來,北大荒集團加大了與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推動糧油營養健康新產品、成品糧油加工、全谷物食品加工、主食產業化等技術研發。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轉化能力不斷提高,大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明星企業和獨角獸企業脫穎而出,培育壯大。
金融是血,資本是糧食。北大荒集團果斷推進戰略轉型升級,面對傳統發展模式舉步維艱的痛點。
2021年12月1日,陽光農業互保公司天津分公司正式揭牌,這是北大荒集團加快農業保險省外市場發展、創新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大荒積極探索金融領域的關鍵一步。
趙光農場是北大荒最早開展“保險+期貨”業務的農場之一。如今,它已經成為北大荒集團著名的“保險+期貨”模范試點。
集團金融證券部經理葉挺波告訴記者,目前,陽光農業保險和期貨公司已經在15家農場有限公司開展了12個“保險+期貨”項目,累計參保面積超過180萬畝,涉及約35000戶(次)參保農民,理賠面積超過60萬畝,農民賠償6500多萬元。
借助“保險+期貨”模式,北大荒集團提高了農業產業風險防范能力,逐步形成了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的長期機制。
此外,通過培育和重組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秀龍頭企業,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和資本運營,反饋糧農實體經濟快速發展,提升農產品價值鏈。
持續發揮“組合拳”,足以看出北大荒集團布局資本市場、推進“一體兩翼”模式的決心和速度。
打造“三庫一中心”供應鏈升級大產業
為了保證商品的正常生產和流通,擁有良好的供應鏈是產業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
2021年12月18日,一輛裝滿水稻的運糧車排著長隊進入三江糧庫大院,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20255噸水稻收購任務,這是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工作的第一階段。自11月28日北大荒糧食收儲集團最低保護價上市收購啟動以來,“三庫一中心”產地供應庫取得了成效。
2021年,北大荒糧收儲集團先后在三江、紅興隆、牡丹江、寶泉嶺成立合資公司,推動產地供應增加。目前,北大荒集團的倉儲能力已經超過1000萬噸,為掌握墾區糧源、提高市場話語權、打造現代化新型國際糧商奠定了堅實基礎。
眾所周知,北大荒集團在農業基地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孕育了優質的農產品。隨著集團產業結構的調整,北大荒集團迫切需要解決如何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不斷向全國各地的終端市場輸送農產品。
完善的倉儲系統是基礎。這就需要提前布局產地供應數據庫,直接供應各大城市的配送數據庫,以及物流節點數據庫作為基地和終端之間的中轉站。
通過整合資源、盤活資產,北大荒商貿集團初步制定了以收儲節點為基地、以物流園區為分銷中心、以汽鐵??章撨\為交通保障的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方案。
“目前,盤錦和德陽物流節點庫已經初具規模。我們依托遼寧盤錦物流園區港口作用,開展水稻飼料物流運輸,利用四川德陽物流園區的區位優勢,向西藏供應米、面、油等農副產品。同時,我們與北大荒食品集團合作,開始盤活盤錦和蘇州閑置土地資源,建設城市分銷中心,承擔物流節點庫和城市分銷庫的雙重功能?!北贝蠡馁Q易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周雙林告訴記者。
有了“庫”,如何讓貨物在基地和庫之間流通?“流”是實現“三庫一中心”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大荒物流集團戰略重組的價值在于,在傳統物流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冷鏈物流,整合北大荒集團的物流節點資源,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真正打通農產品交易的“最后一公里”,至關重要。
隨著現代物流體系的建立,北大荒集團維護市場供給側和需求側供應鏈的能力明顯提高,抗風險能力也增加。北大荒優質農產品在全國市場份額和企業供應保障能力得到有力保障。
“綠色智能廚房”重塑產業鏈,構建大營銷格局
產品賣得好才是硬道理。在“酒香怕巷子深”的時代,北大荒如何打造自己的“綠色智能廚房”,把好的產品送到人們的餐桌上?
2021年12月30日凌晨,住在哈爾濱市清濱小區的唐女士指著記者外車身的北大荒標志問:“你是北大荒嗎?你昨晚直播了。很好。我買了很多北大荒的產品!”
北大荒集團以每月29日為寵粉日,整合各大企業“綠色智能廚房”名單產品參與直播,拓展線上渠道。僅在12月29日,Tiktok平臺就增加了13395名新粉絲。
對農業企業而言,只有實現從“農業思維”到“商業思維”的突破,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北京大荒集團營銷部副總經理寇春雨表示,以“北京大荒”母品牌為子品牌背書,通過品牌聯動,探索線上統一營銷模式,構建“市場共建、渠道共享、利益共享”格局,提升線上營銷比例,與線下綠色智能廚房門店相互競爭,將生產推向營銷。
作為發展的核心,綠色智能廚房不僅是一個連接市場的營銷平臺,還包括渠道、品牌、服務、標準、R&D、倉儲、加工、檢測、金融等系統建設。
2021年12月初,哈爾濱市再次面臨疫情考驗。北大荒泰華有機食品有限公司蔬菜生產線位于阿城綠色智能廚房項目園區,極其繁忙。為確保市民“菜籃子”供應穩定有序,工人們加班清洗、篩選、檢測和包裝蔬菜,一盒盒新鮮蔬菜從這里送到人們的餐桌上。
在現場,項目生產副總經理王海燕告訴記者,園區涵蓋農業種植、生產加工、R&D檢測、果蔬保鮮、冷鏈物流、熱鏈配送、國內營銷、國際貿易等多個領域。今年,各生產線和功能區將陸續投入使用,產業鏈將在這里完美融合。
一端連接基地,一端連接市場,將為北大荒布局全國市場提供模式,包括東北、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京津冀...北大荒的版圖將通過市場迫使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融合的一體化發展格局一一點亮。
奮進新征程,繼續奮斗向未來。隨著中國共產黨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員代表大會的成功召開,北大荒人將一步一步落實措施,一個戰略一個戰略布局,在通往農業航母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前進。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