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0月15日至17日,備受矚目的開放計算全球峰會(OCP Global Summit)在美國加州圣何塞(San Jose)隆重舉行。峰會以“從創新到影響力(From Ideas to Impact)”為主題,匯聚了全球7000余名基礎設施軟硬件技術和應用領域的專業人士。作為全球基礎設施和開放計算領域的標志性盛會,OCP峰會特別關注了AI基礎設施技術生態的建設,尤其是OCP基金會宣布其人工智能開放系統戰略計劃后,峰會特別設置了人工智能特別關注議程(Special Focus Tracks)。
在此次峰會上,阿里云服務器研發資深總監文芳志與UALink聯盟主席Kurtis Bowman聯合發表了題為《UALink: Pioneering the AI Accelerator Revolution》的演講,深入探討了AI服務器Scale UP互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UALink標準的路線圖,UALink聯盟與ALink System產業生態的合作潛力,以及阿里云磐久AI Infra 2.0服務器的落地實踐思路。
UALink協議是由行業領先的AI芯片、服務器和CSP廠商聯合發起的一項新標準,旨在徹底改變AI服務器Scale UP互連技術生態系統。與專注于Scale out擴展能力的超級以太網聯盟(UEC)協議相比,UALink協議以其高性能內存語義訪問的原生支持、顯存共享,支持Switch組網模式,以及超高帶寬、超低時延能力等性能優勢,正在迅速構建起一個AI服務器Scale UP互連技術的超級開放生態。UALink聯盟計劃于10月底正式成立并開始吸納成員加入,并在年底對外發布第一版UALink spec。
面對中國市場的挑戰,ALink System(ALS)產業生態應運而生,提供具備性能競爭力和統一標準的互連系統。ALS包括ALS-D數據面和ALS-M管控面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為AI訓練和推理場景提供豐富的能力和特性支持。ALS-D將支持UALink國際標準,形成極具性能競爭力的數據面方案,具備并行切分算法、大顯存共享、GPU超多核內存語義編程等多種顯著特點。ALS-D數據面互連采用UALink協議,除了原生支持高性能內存語義訪問、顯存共享,支持Switch組網模式,性能上具備超高帶寬、超低時延能力外,還增加定義了在網計算等特性。
遵循ALink System的規范,阿里云自主設計了面向下一代超大規模AI集群的磐久AI Infra 2.0服務器,貫穿了開放生態、高能效、高性能和高可用的設計理念。AI Infra 2.0服務器開放性地定義了AI計算節點和Scale Up/Scale Out互連系統,可以在統一的硬件架構下支持業界主流AI方案,引領AI領域的“一云多芯”。
互連系統ALink System全面兼容國際標準UALink生態,可以與行業伙伴開放共建超高性能、超大規模的Scale UP集群互連能力,一級互連64-80個節點,二級互連可達2000以上節點,提供了PB級共享顯存和TB級互連帶寬。
AI計算節點內集成阿里自研CIPU 3.0芯片,既能支持高帶寬大規模AI服務器實現Scale Out網絡擴展,又能兼顧云網絡彈性、安全的要求。硬件工程方面,AI Infra 2.0服務器單機柜可以支持最大80個AI計算節點,業界密度最高;在業界率先采用400V PSU,單體供電效率可達98%,整體供電效率提高2%。在散熱設計上,機柜級液冷方案可以根據實際負載動態調整CDU冷卻能力來降低能耗,單柜冷卻系統節能30%。最后,在運維管理上,全新的CableCartridge后維護設計,支持全盲插,零理線易運維、零誤操作,維護效率提升50%。
在可靠性方面,AI Infra 2.0服務器支持彈性節點、智能路由、高可靠供電、分布式CDU等技術,可以實時監控、探測各種硬件故障并自愈,硬件的故障域也縮減到節點級。
阿里云在ALink System產業生態建設上,秉持開放合作的策略,推動互連技術領域的發展和繁榮。自今年9月ALink System產業生態在開放數據中心大會上正式發布以來,目前已有20多家AI芯片、互連芯片、服務器整機硬件和IP設計廠商加入,成員單位已就相關協議標準制定和實行路徑選擇展開交流。
除了積極擁抱UALink和牽頭成立ALink System產業生態,阿里云還是OCP、CXL、UCIe和UEC等多個互連技術行業組織的創始成員或技術委員會成員,并用實際行動支持相關開放互連技術標準的制定和落地。通過這些合作和努力,阿里云磐久AI Infra 2.0服務器與UALink聯盟的攜手,不僅展示了阿里云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也體現了阿里云在推動開放計算和AI技術發展中的領導地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合作的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阿里云將繼續引領AI技術的未來發展,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加強大、靈活和高效的AI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消費界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傳播內容僅以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舉報投訴郵箱:Jubao_404@163.com,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贏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76428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5336號